您好,歡迎進入华体汇体育登陆[請登錄][免費注冊(ce) ] 我的辦公室 |客服中心|English

  • 資訊

現代農業裝備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依托

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時間:2009-03-16 00:00:00

精神矍鑠的王金富代表這次主要帶來了四個方麵的建議方案:“依托農業裝備現代化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加強農村市場網絡與流通體係建設,促進農村消費健康發展”“提高產品品質,打造中國品牌實力”“中國由製造大國升級為製造強國戰略思考”

王金富代表認為,目前全球金融危機是一個全球製造業關鍵產業領導地位分化的分水嶺,亦是一個重要的機會點。縱觀曆次全球金融危機,對很多成功度過的企業是競爭力的又一次強化,這對中國製造業是一次難得的機會,要以一種創新思維去應對危機,在危急中把握、創造機會,將這些機會變為提升全球競爭力的加速器。

作為中國農機行業龍頭企業的當家人,行業發展當然是王金富代表最為關注的。

依托裝備現代化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

王金富代表說,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核心目標是農業發展與資源環境的可持續性相統一,確保在滿足當代人需求的同時,不損害人類後代滿足其需求的能力。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是保持環境的自淨化能力、土壤的持續生產能力、作物的高質高產能力,這就要求有科學的耕作栽培製度和土地保護培養製度。這中間的關鍵因素是以生產工具為代表的生產力的提升,對於中國現階段而言主要就是農業裝備現代化。

中國農機化已經從初級階段邁進了中級階段,中國農業已前進在自然農業經濟狀態向工業化農業經濟狀態轉化的路途中,如何在工業化農業經濟狀態建立新型的中國農業文明,形成現代科技、生態環保、信息等相關機製體製深層次變革,實現機械化、集約化、規模化為主要特征的農業經濟形態是中國三農建設需要思考的一個重要課題。農業裝備現代化是中國農業轉型的根本出路。我國農業處在轉型階段,和已經實現以農業工業化為基礎的現代農業文明國家相比,我們目前存在農村勞動力的轉移與農業工業化、規模化、機械化水平低的矛盾和糧食增產壓力與農業生產效率沒有實質改善的矛盾。因此,解決勞動力轉移與農業工業化、規模化、機械化水平低的矛盾,提高農業生產的單位資源要素投入產出效率關鍵在於發展農業裝備現代化。

理清依托現代農裝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思路

王金富代表認為,中國的農業裝備現代化有我們基本國情,這個國情就是既麵臨農村購買力相對較低,農業機械化整體發展不平衡等現實問題,也麵臨著信息化帶來的趕超機會。

首先,在經濟杠杆導向下,農業裝備產品由經濟適用型向先進型升級。在我國現有的農村購買力情況下,農業裝備產品將實現一個由經濟適用型向先進型邁進這個發展途徑。根據福田雷沃重工這幾年農業裝備業經營的體會,這個過程的快與慢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機手的收益水平,兩個原因:一是機手收益水平較高,取得超額利潤,會起到農業機械化示範帶動作用;二是機手收益水平較高,有了積累後,將逐步具備設備更新換代的實力。王金富代表認為,在這個過程中,政府補貼將起到一個積極作用,它不僅直接提高了機手投資收益率,更可以引導中國農業裝備技術和產業升級。

其次,因地製宜推進農業機械化,實現農業工業化和規模化經營。為提升農業生產力,打破土地的小農戶分散經營模式,國家已出台政策允許實施土地流轉。這將很大程度上解決農村勞動轉移帶來土地拋荒現象。但接下來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土地集中後作業效率的提高問題。對於原先還是處於手工勞作的區域,特別是山地丘陵地區,需大力推廣小型農業機械化進程;對於大型平原地區,麵臨的是小型農機向大型農機的升級,提高農業的規模化經營水平。在這個過程中,特別需要加強的是大馬力拖拉機,大喂入量收割機的高性價比的國產品牌推廣力度。

第三,由點的突破向係統改善轉變,實現農業裝備現代化的不均衡發展。但我國的地區差異和作物品種豐富決定了各地和各種農業機械化程度不一致。在這種背景下,我國農業裝備現代化,可行途徑是首先在主要作物和主要糧食產區實現農業裝備現代化改善和升級,在示範和帶動效果下,穩步規劃和推進在非主流作物和南方丘陵和山區的農業裝備現代化。

第四,集成應用信息化技術,實現農業裝備的超越式發展。我國農業裝備產業的主要差距在於信息技術的集成度較低,這也是我國農業裝備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實現精準農業生產的機會點;我國農業裝備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重點是集成應用信息技術,推進機械工程技術、電子信息工程技術、網絡工程技術、自動控製技術、遙感技術和同位素示蹤技術等在農業裝備產品中的應用,並依托信息技術建立技術服務網絡。其中開發精準農業技術是現代農業裝備發展的方向。

加強農村市場網絡與流通體係建設

作為現代農業的一部分,要加強農村市場網絡與流通體係建設。王金富代表認為,首先,農村流通體係和市場網絡作為農村社會重要組成部分,是承載農村生產和生活消費過程中人流、物流、商流和資金流的核心主體,其發展直接推動著農村工業化和現代化生活。從這個角度上看,農村市場網絡與流通體係建設關乎中國農業走向工業文明這一目標的實現進程。另外還是提高農民收入水平、激活農村市場的戰略舉措,也是促進農村消費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

為此,加強農村市場網絡與流通體係建設,推動農村市場網絡和流通體係建設,整體而言,需要政府搭台,企業唱戲。以農機下鄉為契機,推動農村生產資料市場網絡和流通體係建設,重點鼓勵發展農機連鎖經營,壯大農機流通主體,推動農機大流通。推進農機有形市場建設,將農機市場建設作為工作重點,努力建設一批有一定影響力的農機有形市場。此外,積極培育和壯大市場主體,帶動一批農村流通企業做大做強。

||客服中心|||| |

地址:北京市東(dong) 城區建國門內(nei) 大街18號(恒基中心)辦公樓2座8層 郵編:100005

電話總機:010-58280809 傳(chuan) 真:010-58280810,010-58280820 會(hui) 員服務郵箱:member@anexpatinsingapore.com
會(hui) 員服務熱線: 010-58280888,010-58280836(工作日上午8:00-12:00 下午13:30-17:00)

Copyright © CCCME 华体汇体育登陆 版權所有 |

本網站將在文章轉載後一個(ge) 月內(nei) 支付原創作者稿酬。請未及時領取稿酬的作者及時聯係信息部,如超過6個(ge) 月未領取者,將被視為(wei) 自動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