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工業報
時間:2009-02-23 00:00:00
據農業部測算,國家投入農機具購置補貼100億元,可增加農機工業銷售產值約635億元
國家2009年共安排農機具購置補貼資金100億元,這無疑是農機行業近期一個大的利好消息,也給廣大農機企業吃了一顆“定心丸”。據農業部測算,國家投入農機購置補貼100億元,可增加農機工業銷售產值約635億元,國內農機市場將被進一步激活。
對農機企業來說,最關鍵的還是要“強身健體”,增強自身的市場競爭力。從已經公布的2009年產銷計劃來看,農機企業對牛年充滿了希望。
中國一拖:全麵提升競爭力
中國一拖集團有限公司2008年農業裝備實現銷售收入在50億元左右,經濟總量、經營績效、出口創匯等主要經濟指標均創曆史新高,並繼續保持行業領先地位。為保持企業平穩健康發展,集團近日提出了2009年營銷係統的工作思路,即“從強化營銷要素功能入手,著力營銷渠道能力建設、服務支持能力建設和產品適應性改進,全麵提升核心競爭能力,努力實現主導產品市場占有率和銷售收入較快增長的奮鬥目標”。
圍繞這個目標,一拖集團2009年將繼續加大研發投入,整合先進技術資源,加快推進產品品質提升和製造技術升級;按照區域代理製和東方紅產品專營的思路,持續推進渠道整合;健全組織機構,完善運行機製,提升客戶服務能力;進一步強化品牌宣傳工作,推進東方紅產品渠道終端形象建設。
該集團總經理趙剡水說,2009年的農機市場既充滿危機,也孕育著希望,隻要堅定信念,勇於創新,積極應對市場變化,適時調整營銷策略,不斷改進和完善產品,不斷改善經營管理,努力提升服務水平,就一定能化“危”為“機”,再創輝煌。
時風集團:堅持以質取勝
時風集團總經理劉成強在《團結一心迎挑戰、開拓創新造優勢、搶抓機遇促和諧、科學務實謀發展》的集團工作報告中,提出了2009年的發展目標: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求,正視世界金融海嘯、全球經濟危機現實,搶抓國家擴大內需、強化“三農”建設機遇,立足保增長、渡難關、上水平,堅持走以質取勝的路子不動搖,著力優化結構、提升質量、擴大產出、降低消耗、安全生產、穩定就業、保護環境、增加效益。
麵對嚴峻的經濟環境,劉成強還提出了企業2009年六大工作重點:第一,堅定信心,紮實工作,促進時風各項事業健康穩定發展。第二,善於在危機中捕捉商機,在逆境中開拓市場,趨利避害,轉危為機。第三,增強企業自主創新,加快科技進步,著力開發適銷對路產品,全力拓展時風產業發展空間。第四,狠抓增產節約、增收節支等管理環節,向雙增雙節、節能減排要效益。第五,堅持以質取勝經營思路,加快管理方式轉變,推進基礎管理創新,增強企業可持續發展活力。第六,注重以人為本,培育時風文化,促進時風事業科學發展。
洛陽中收:鎖定經營目標
洛陽中收機械裝備有限公司近日宣布,2009年將銷售各類收獲機械6100台,實現銷售收入4億元,其中主打產品???大型自走式玉米收獲機的銷量將繼續大幅增長,達到1200台。
為了實現上述目標,該公司將繼續優化產品結構、提升技術創新能力。作為新疆-2A小麥聯合收割機的原創企業,他們在不斷做精做專傳統產品的同時,大膽開發新產品,針對東北玉米收獲機市場的不同需求開發出八大係列產品,滿足不同消費層次農民的需要。目前該公司已經通過了質量、環境、職業安全管理體係認證,成為國內收獲機械行業首家通過三體係認證的製造企業,使企業的綜合管理上升到更高水平。同時,洛陽中收還根據政府采購時間集中這一特點,緊密與供應商的合作,並向各供貨企業派出駐廠檢驗員,質量控製前移,以保證供貨及時,產品質量穩定可靠。
該公司2008年實現小麥機銷售2200台,較上年增長11.8%;大型自走式玉米機銷售752台,較上年增長70.5%,占全國同類產品市場份額的50%以上。
山拖農裝:躋身第一方陣
“山拖2009年的營銷目標:國內銷售大中馬力拖拉機1.5萬台,國外銷售大中馬力拖拉機確保1萬台,爭取2萬台。”山拖農機裝備有限公司董事長虢洪增表示,公司銷售收入要確保15億元,迅速奠定在行業中的領軍地位和競爭優勢,躋身於中國農機行業的第一方陣。
該公司2008年克服了原材料大幅度漲價、資金緊縮以及國際經濟形勢動蕩等種種困難和不利因素,抓住有利時機,狠抓管理,努力克服成本上漲的壓力,采取柔性化生產組織方式,特別是進一步加大了產品研發和更新改造投入,憑借著高端產品的研製開發,優質的產品和服務,靠提升附加值應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擺脫低水平惡性競爭,最大限度地滿足了市場需求。公司產銷量、外貿出口和企業效益均實現快速增長,市場占有率和行業位次得到大幅提升。
虢洪增說,2009年乃至今後很長一個時期,農機行業仍將處在一個較快發展的機遇期。2009年是山拖由迅速恢複到重新崛起的關鍵一年,公司將繼續加大產品研發和技術改造力度,創新營銷政策、營銷手段、營銷模式,不斷調整營銷策略和產品結構,使政策更加適應市場,產品更加貼近市場,盡快把新產品優勢轉化為商品優勢、市場競爭優勢和企業效益優勢。
東風農機:打造國際化企業
2009年,常州東風農機集團有限公司確立了手拖產銷5.8萬台、輪拖3萬台的經營目標。“前麵數量快速擴張,蘿卜多了不洗泥,現在量少了,有機會靜下心來求精耕細作,提升產品質量。”公司董事長宣碧華認為,隻要質量過硬了,中國的農機產品在國內外市場仍然是有性價比優勢的,是有競爭力的。
進入2009年,宣碧華提出了“鞏固、調整、充實、提高”的方針,同時提出了“質量、效益重於規模和數量,要穩健經營,練好內功,致力於企業長遠健康發展”的戰略目標。
宣碧華說:“我們要變壓力為機遇,渡過這一關,將迎來新一輪更大的發展。農機行業是一個充滿希望的行業,東風農機將繼續紮紮實實地提升產品質量。同時加強資金管理,確保資金不脫鏈;緊盯市場份額,抓好市場開發;關注團隊建設,勇擔社會責任。經過3~5年的努力,使公司在產品質量與檔次、經營效率、市場競爭力、員工向心力等方麵得到進一步提升,實現國際經營能力的突破,把公司打造成為國際化、全球化的專業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