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進入华体汇体育登陆[請登錄][免費注冊(ce) ] 我的辦公室 |客服中心|English

  • 資訊

我國船配業技術引進質量獲提升

來源:中國船舶報 時間:2009-06-03 00:00:00

2008年,技術引進和技術合作仍是中國船配業發展的主要途徑,並主要以三種形式來實現。

一是新成立的船用低速機企業引進許可證準備開工生產,已成立的船機企業引進許可證完善產品係列。如舟山中基柴油機製造公司、合肥熔安動力機械有限公司和浙江洋普重機有限公司先後取得MAN公司的許可證,舟山中基柴油機製造公司將主要生產好望角型、大靈便型散貨船和油船等船舶的主機,合肥熔安動力機械有限公司將主要生產缸徑為500?900毫米的低速機,浙江洋普重機有限公司將主要生產缸徑為260?500毫米的低速機;上海中船三井造船柴油機有限公司引進瓦錫蘭公司的許可證,在中國生產、銷售瓦錫蘭RTA和RT-Flex各種規格的低速機;濰柴控股集團旗下的山東巨力股份有限公司引進了MAN公司的許可證,將主要生產MAN品牌的27/38、32/40係列柴油機。

二是通過技術合作,生產新型、高技術、市場暢銷的船配產品。如南通惠港船舶推進器有限公司與俄羅斯克雷洛夫船舶設計院簽署了技術合作協議,引進該設計院的工藝技術製造大型船用螺旋槳,外方不僅提供螺旋槳生產工藝和圖紙,還在員工技術培訓、購買加工設備、推銷產品等方麵提供幫助;南通政田船舶機械有限公司與日本三菱重工合作生產船用液壓起重機。

三是與國外聯合開發,生產聯合品牌產品。如中船重工711研究所與奧地利AVL李斯特內燃機及測試設備公司簽署了開發新型中速船用發動機的合作協議,外方負責新機型的設計、計算工作,中方負責生產設計、加工製造、安裝和試驗等工作,根據協議,711所將擁有該合作項目成果和技術資料的使用權。

總體來說,2008年,中國船配業技術引進的質量在提高,船配企業注重引進最先進、適用的產品技術;與國外企業技術合作的層次在不斷提高,合作項目逐漸向聯合研發、聯合品牌發展。但是,國內船配企業技術引進和技術合作的項目在減少,外商來華獨資或合資建廠增多,他們更熱衷於出售產品而不是技術。

2008年,船用設備和柴油機關鍵零部件國產化取得重大進展。在船用柴油機方麵,宜昌船舶柴油機有限公司交付世界首台6S35ME-B智能型船用低速柴油機,在MAN智能型小缸徑低速機製造領域實現“零”的突破,具備了生產各種智能型小缸徑低速機船機的能力;滬東重機交付全球首台6RT-flex6oC-B智能型船用柴油機,並交付首台8RT-flex68D智能型柴油機,該機是國內首台采用國產曲軸和電控汽缸潤滑係統的瓦錫蘭智能型柴油機;中船三井製造出目前國內缸徑最大、功率達62240馬力的8K98MC型柴油機,並具備連續順利提交的能力;鎮江中船設備有限公司生產出首台國產化的7L27/38型船用主機,該機國產化率達到70%, 並成功生產出目前國內單缸功率最大的柴油發電機組,為4250TEU集裝箱船配套;陝柴重工研製成功DK-20柴油機。

在船用曲軸方麵,上海船用曲軸有限公司先後研製出首根MAN 8K80MC-C型、90缸徑、瓦錫蘭8RT-flex 68D型船用大功率低速柴油機曲軸;大連重工?起重集團研製出6S70MC-C完全國產化的船用曲軸。

在甲板機械方麵,武漢船用機械有限公司具備了為38.8萬噸礦砂船、VLCC、8530TEU集裝箱船提供錨絞機和舵機的能力;大連重工?起重集團華銳鑄鋼公司成功澆注為32萬噸VLCC配套、毛重160噸的超大型船用掛臂舵。

||客服中心|||| |

地址:北京市東(dong) 城區建國門內(nei) 大街18號(恒基中心)辦公樓2座8層 郵編:100005

電話總機:010-58280809 傳(chuan) 真:010-58280810,010-58280820 會(hui) 員服務郵箱:member@anexpatinsingapore.com
會(hui) 員服務熱線: 010-58280888,010-58280836(工作日上午8:00-12:00 下午13:30-17:00)

Copyright © CCCME 华体汇体育登陆 版權所有 |

本網站將在文章轉載後一個(ge) 月內(nei) 支付原創作者稿酬。請未及時領取稿酬的作者及時聯係信息部,如超過6個(ge) 月未領取者,將被視為(wei) 自動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