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質量新聞網
時間:2009-06-02 00:00:00
今年前4個月山東口岸出口各類船舶3.6萬艘,比去年同期(下同)下降20.7%;價值2.1億美元,增長13.9%,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29.3個百分點。主要特點如下:
以加工貿易出口為主,一般貿易出口下降。前4個月山東口岸以加工貿易方式出口船舶1.7億美元,增長12.7%,占同期山東口岸船舶出口總額的81%;一般貿易出口船舶0.1億美元,下降38.6%。
國有企業是出口主導力量,集體企業出口大幅增長。前4個月國有企業出口船舶1.1億美元,增長26.2%,占同期山東口岸船舶出口總額的52.4%。集體企業出口0.4億美元,增長72.8%。此外,外商投資企業出口0.4億美元,增長2.5%;私營企業出口0.2億美元,下降50.4%。
主要出口市場為歐盟、沙特阿拉伯、東盟、香港和阿聯酋。前4個月山東口岸對歐盟和沙特阿拉伯分別出口船舶1億美元和0.3億美元,分別增長80.2%和5.9倍;對東盟和香港分別出口0.2億美元和0.1億美元,分別下降10.7%和35.9%;對阿聯酋出口0.1億美元,去年同期無出口。對上述5個市場合計占同期山東口岸船舶出口總值的81%。
主要出口品種為散貨船和液貨船,集裝箱船出口大幅下降。前4個月,散貨船出口0.5億美元,增長9.8倍;液貨船出口0.5億美元,增長90.7%;集裝箱船出口僅為0.1億美元,下降82.8%。
2008年,我國造船完工量、承接新船訂單量、手持船舶訂單量三大船舶工業指標超過日本,成為僅次於韓國的全球第二大造船國。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數據,今年1季度,全國規模以上船舶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1141億元,同比增長42.8%,增幅同比下降14.1個百分點;完成出口交貨值543.2億元,同比增長29.8%,增幅下降38個百分點。由於國內造船企業前兩年累計的訂單比較充足,因此今年以來我國船舶製造業工業總產值與出口交貨值仍維持增長趨勢。但是受國際貿易量減少、海運需求萎縮等因素影響,增速已明顯放緩。而且船舶行業的生產周期較長,存在滯後性,金融危機的影響還將在今後較長一段時間內逐步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