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公報
時間:2009-05-14 00:00:00
浙江舟山的造船業近期出現紅火的現象,據相關數據統計,前四個月全市造船產值達到79.37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42.24%,占船舶工業總產值的76%,造船已成了舟山名副其實的支柱產業。
舟山造船業1-4月產值占船舶工業總產值的76%;造船完工量達到61萬載重噸,其中常石集團交付29萬載重噸,金海灣船業交付22萬載重噸;手持訂單1610萬載重噸,骨幹船企生產任務飽滿,約有70餘艘船舶在建。造船指標高位運行,生產任務飽滿。
一是高附加值首製船建造進展順利。金海灣船業首製船2艘11萬噸級油輪、常石集團2艘5.8萬噸級散貨船“神秀23號”和“神秀24號”順利交付;揚帆集團1艘1.65萬噸級化學品船及2艘5000車位PCTC首製船順利下水;歐華造船2.9萬噸級多用途船首製船進塢合攏。
二是中小船企新接訂單明顯回暖。1-4月舟山市累計新接訂單23萬噸,其中中小船企4月份單月新承接近20艘船隻,約10餘萬載重噸,新承接訂單回暖跡象明顯,船型包括海洋石油平台供應船、萬噸級以下散貨船、雜貨船以及駁船、拖輪等。此外,另有20餘艘小型散貨船、化學品船、拖輪、魷釣船,已有明確的訂造意向。
缺新訂單麵臨威脅
作為舟山造船業龍頭的金海灣造船廠實力不容小覷。該廠長塗島廠區船塢在西北角,4個船塢一字排開,分別為8萬噸、20萬噸、30萬噸、50萬噸的船塢。今年4月,2艘11萬噸級油輪“海灣號”和“海望號”在金海灣的專用碼頭成功交付船東,這也是金海灣製造船舶首次下線,創造了浙江造船史上最大噸位的紀錄,也標誌著浙江邁入了10萬噸級以上造船大省的行列。目前金海灣同時在建12艘17.6萬噸級,年內還將開建32萬噸級超大型油輪,預計今年產值可達120億元。
盡管今年舟山造船業發展態勢良好,但是企業其實都是在吃老本。據悉,現在的訂單大多是2007年和2008年上半年承接的,要到2011年才做完。新承接訂單已經很少,有的企業半年沒有一艘新訂單,訂單減少是船舶企業麵臨的最大威脅。
據中國船舶工業市場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一季度,全球新船市場基本處於停滯狀態,成交量為26艘、133萬載重噸(包括將已訂船型修改過的訂單),同比去年一季度下降95.5%,而且成交新船多為5萬噸級以下船舶。其中,受衝擊最為嚴重的集裝箱船從去年11月份起連續5個月沒有新船訂單。
據舟山岱山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負責人稱,剛過去的4月份,岱山下水了3艘8萬噸的船,多數是去年接的訂單,今年的訂單多數是工程船、石油船、化工船、汽車滾裝船等專業船隻。
現在船廠的訂單大多在兩三年後到期,若無力獲取新訂單,就意味著船台的閑置,對於每一個船廠來說,訂單都是生命線。據了解,現在舟山年產值在500萬以上的規模以上船廠有56家,骨幹企業的訂單70%是出口船,而國外訂單的減少也讓船廠的生存壓力巨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