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時間:2009-04-28 00:00:00
嚴峻的經濟形勢下,船企的新船訂單已經連續5個月處於低迷狀態,目前全國造船企業仍在“尋底”。
新船訂單持續萎縮 造船業還在“尋底”
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近日發布的2009年1至2月份全國船舶工業經濟運行情況顯示,2009年1至2月份,我國造船市場延續2008年底的低迷,新船訂單寥寥無幾。
權威研究機構克拉克鬆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09年3月份全球新船成交量僅為69.37萬載重噸,同比下降95.16%,連續5個月未能突破100萬噸。
目前我國很多船舶企業的訂單生產量已排到2011年至2012年,但“接單難”的現象已經出現。2008年底至今,新船訂單寥寥,預計2009年上半年接到新訂單的數量將十分有限,2009年下半年才陸續會有成交出現。
同時,撤單現象繼續出現。2009年1至2月份,全國累計取消船舶訂單13艘、66.4萬載重噸。這些被取消的訂單,大多為遠期交付的訂單。隨著部分新船訂單被取消,船舶配套企業也麵臨越來越大的衝擊,撤單和延期付款的現象時有發生。
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信息部副主任譚乃芬介紹,按已簽合同推算,2009年國內造船業應交船5658萬載重噸,但受金融危機影響,保守估計今年國內船廠的完工量在4000萬噸左右,這就意味著造船業手持訂單的實際交付率在70%左右。
多重不利因素導致船企的利潤下滑。廣船國際發布的公告稱,預計公司一季度淨利潤較去年同期下降約50%。原因在於公司承接新造船訂單數量減少,令財務費用增加,同時,造船在建產品的原材料及人工成本上升。
“保交船”是第一要務
新船訂單的減少必然影響國內船廠的現金周轉,並進一步影響到行業未來的可持續發展。但業內人士認為,對於國內船廠而言,當前最緊要的問題還是如何保證順利交船。
《中國遠洋航務》上海分部主任吳明華說,新船交付和訂單取消、延遲交付以及舊船拆解一定程度上相互抵消,但全球運力增長率仍保持在6.6%左右,運力過剩仍在繼續。因此,對需求的增加不能寄予太大希望,保證順利交船是“第一要務”。
當前航運業受到世界金融危機衝擊,船東經營壓力明顯加大,船東違約的風險逐步顯現,因此2009年整個造船業的關注焦點將從接新單轉向力保手持訂單的順利履約。
振興規劃細則或將幫助船企實現“剩者為王”
新船訂單大幅萎縮,手持訂單的安全性又存在變數,因此,國內造船業對於即將出台的《船舶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細則)》抱有極高的期待。
金融機構的支持有利於緩解造船企業“融資難”的困境。此前,國務院原則通過的《船舶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明確,將通過金融支持的方式,幫助國內船廠完成“保交船、保訂單和實現產業升級”的任務。中國進出口銀行在4月初的“船舶工業應對金融危機高峰論壇”上表示願意授信1600億元給我國最大的兩家造船企業??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和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讓造船業初嚐金融扶持的“暖意”。
針對接單難和交船難的問題,吳明華認為,接單難主要是受外部需求的製約,短期內很難改變,而交船難給船企帶來很大的資金壓力,因此,船企可以嚐試與船東共同尋找第三方解決融資問題,緩解暫時的資金困難。對於船企的長遠發展,關鍵還是走高附加值的道路,發展海洋工程、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等。而振興規劃細則如果能夠在設備進口環節減、免稅,在研發投入等方麵給予支持,將有利於船企走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