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公報
時間:2009-03-19 00:00:00
日前,挪威船舶經紀商勞裏岑和史塔莫利公司(L&S)發表報告,預期有1億載重噸未交付幹散貨新船會在2012年前被取消,占總訂單量的1/3,中國和韓國的新興船廠會首當其衝。
勞裏岑和史塔莫利公司透露,有關預測是通過審視各幹散貨船東的經營和資產狀況而得出。報告指出,貨量減少令船東取消訂單意欲增加,但即使船東希望落實新造訂單,各家銀行仍未再放寬銀根,相當數量的新造訂單將因此被取消。報告引用瑞典北方銀行船舶融資部主管斯蒂恩早前的言論(60%的新船訂單得不到融資)作為有關預測的參考。報告估計,在3400艘幹散貨新船訂單中,現時有298艘已證實被取消,約占整體10%。運力達3億載重噸的幹散貨新船訂單,其中1/3將會在未來3年被取消。
勞裏岑和史塔莫利公司分析師斯特夫塞思認為,中國和韓國的新船訂單被取消的風險最高,因為兩國有不少資曆較淺的船廠。他預料,在新船塢建造的中小型船隻會率先被取消,靈便型船、超級靈便型船和巴拿馬型船會是重災區,而海岬型船訂單則因涉及金額龐大,取消數量會較少。他指出,海運市場急劇轉變,相對要在明年或後年接收新船,船東反而願意放棄兩成首期而取消訂單,省回八成的造船資金。
但他認為船東要取消訂單亦不容易,一方麵要得到船廠配合,另一方麵亦要增加法律訴訟的風險,特別是現時韓國船廠保留訂單的立場非常強硬,都會影響船東的決定。他認為,即使全球經濟能在明年迅速反彈,加上不少新船訂單被取消,海運市場運力依然會嚴重過剩。
另一家挪威船舶經紀商RS Platou則指出,全球融資機構須撥出2000億美元,支持一半相對交付可能性較高的新船訂單,並認為該金額已超出全球船舶融資機構的負荷,部分新船將難以交付。該機構認為至少會有35%至40%的幹散貨船和集裝箱船新造訂單會被取消,另有20%的訂單會推遲1年交付,要避免市場運力過剩問題加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