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浙江自行車網
時間:2011-06-03 00:00:00
5月份按照往年來說是市場的小旺季,而關於電動車銷量的交易情況,也是市場的敏感方向。究竟走勢如何,銷量、價格都在挑動市場和消費者的神經。於是,大家都在關注目前五月份的銷量情況。
根據最近的市場調研報告,五月份銷量總體平平,反複波動不大。
而在調研裏,有個尖銳的問題表露出來了,那就是政策裏電動車下鄉的落實,似乎並沒有到位。
隨著電動車行業從草根化向專業化過度,整個行業的結構開始變化和調整。下鄉的精髓並不在於銷售,而在於意義。行業向好的方向轉化,下鄉可以讓企業更加有資金實力去進行技術研發,這個本源上,下鄉是電動車行業走向輝煌不可或缺的。而且企業也進可攻退可守,占據行業的品牌大義,從而對市場進行洗牌和同化。
但是另外一個問題也出現了,下鄉活動如何落實?如何保證下鄉產品的銷量?
在調研裏,我們驚人地發現,對於下鄉產品的銷量,不少經銷商苦不堪言。
“很低。”
“不到五台。”
甚至還有一份調研裏,顯示著三個月內,下鄉產品的銷售額為零。盡管調查的這個經銷商的總體銷量並不大,可是這個數據已經值得重視。
下鄉是逆周期而走的嗎?為什麽會出現這種反差?
國家政策對於這些產品進行價格補助,本來就是對產品最有利的行為,可是為什麽會出現這個問題?毋庸置疑,還是價格。
“下鄉產品的價格相對較高,即使有補助,雖然質量更優,但是價格還是比同類一些產品高一些。”一位經銷商道出實情。
那麽,問題就出在這個價格落實方麵。市場對於這些車款車價的消化能力並不是太強。有一家經銷商反映,效果不是太理想,部分資金套進去了。當然這隻是部分因素,也有不少經銷商下鄉產品的情況尚可。
那麽,我們由此來分析,經銷商究竟應該怎麽做?怎麽樣才能在市場和下鄉裏尋求一個博弈的平衡?
在綜合調研裏,我們發現了不少經銷商之前沒有考慮到市場情況,便直接進了大量不同種類的下鄉產品,這才導致銷售情況不良,再加上五月份時間,經銷商為了加快銷售節奏,實現現金回籠,所以才對這些暫時還未出售的下鄉產品產生一係列的懷疑。
所以,我們認為,經銷商要想在市場博弈裏取勝,一定要在挑選下鄉產品時,考慮到當地市場的款式、價位,來綜合選擇適應當地市場的下鄉產品,這才能使得經銷商既得到利潤,又能保證最好的質量和聲譽。而且下鄉活動是一個長期的活動,並非一朝一夕就能獲利,還需要市場進行自發地調整。
從今年的情況來看,市場目前表現平平,但是整體趨勢變好,這是理想的電動車發展曲線,而這也意味著電動車產品將在質量上漸漸提升,一旦在原材料漲價等影響下,市場整車價格大幅度提高,那麽,屆時那些優質的下鄉產品,將會獲得消費者的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