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自行車協會網
時間:2011-06-03 00:00:00
很多小企業都熱衷於追求將企業做大做強,做大做強固然好,但談何容易。其實努力將現有企業做強,是一個相當好的戰略選擇。要知道電動自行車是一個勞動密集型產業,大有大的難處,小有小的優勢。
小而強企業是什麽標準呢?我們總結基本上有三條:第一,做到全員人均銷售額50萬元以上。哪怕你的企業隻有10個人,全年500萬的銷售額也會過得很殷實。第二,有很強的產品開發能力,每年都能進行產品升級或者推出有特色的新產品。第三,企業的老板能夠擺脫日常經營的瑣事,專注於企業經營的前瞻性工作,保證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進入2011年,電動自行車行業的中小企業麵臨重大考驗。原材料價格上漲,員工薪酬和福利的增加,使利潤空間受到雙向擠壓。今年,全行業進入產品換代期,生產普通低價產品的小企業的貨款,回收難度進一步加大,資金風險與日俱增。再有,人才競爭激烈,骨幹員工流失增加。使中小企業的經營壓力劇增。從宏觀上看,中國社會和經濟進入新的轉型期。上述狀況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不會改變。作為相對弱勢的小型企業如果不能迅速做強,將會越來越困難。那麽怎樣打造小而強的企業呢?益迪公司采取的策略是牢牢抓住產品創新這個關鍵,持續不斷地進行產品創新。
那麽如何進行產品創新呢?益迪公司總結出創新產品的三原則:第一,創新產品一定是企業所熟悉的銷售領域內的產品,或者是當前產品的延伸和升級換代。這樣才能對新產品的銷售渠道和前景做到心中有數。第二,開發的新產品一定是“大眾”產品,或者是為“大眾”產品配套的,而不是給“小眾”產品配套的產品。這樣的產品能形成較大的批量,獲取規模效益。第三 ,開發新品的製造成本因素一定要作為重要指標列入設計要求。即原料成本低,用工少,利潤不低於15%,銷售價格不高。這一點最重要。很多企業開發的新品成本很高,賣的很貴。盡管東西很好,最終還是死在半路上。因為東西好、成本高與東西差、價格便宜可以畫等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