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聞晚報
時間:2011-05-09 00:00:00
滿街亂竄的電動自行車早已不是什麽新鮮的交通工具。在昨天舉行的一場鋰電自行車產業化與市場化推廣高峰論壇上,業界專家卻拋出觀點認為,國內電動自行車發展尚處於“大哥大時代”,而蹣跚起步的鋰電自行車或成未來“手機時代”的主流配備。
鉛酸電占有率97.5%
黃宣俊在去年承擔了上海自行車行業協會 《鋰離子電池與電動自行車研究報告》的課題研究,並擔任組長。在昨天的論壇上,黃宣俊回憶說他曾在2008年預測,鋰電自行車將會像早期鉛酸電自行車那樣快速發展,到2010年市場保有量將達到100萬輛。然而現在看來,事實並非想象中那樣。
不止業界專家曾做出錯誤判斷,從事鋰電自行車研發的相關公司也對這一朝陽產業的發展狀況感到不滿。江西中投總經理特別助理龐治國表示,目前電動自行車中,僅有約2%使用的是鋰電車,而其餘絕大部分被鉛酸電自行車所占據。
而來自上海自行車行業協會的數據則更為權威,秘書長餘世光表示2006年到2010年的五年間,鋰電自行車的產銷增長緩慢,內銷和外貿合計,2010年鋰電自行車的銷量為40.2萬輛,而2006年的數據為5萬輛。可供對照的數據是,目前國內電動自行車的實際保有量約為1.35億輛。而中國自行車協會理事長馬中超在近期的一次公開講話中稱,電動自行車中鉛酸電自行車占有率約為97.5%。
性價比依然是鋰電短板
龐治國總結說,造成鋰電自行車發展不順的症結主要在於價格。以一輛36V的電動自行車為例,相同配置下,使用鋰電比傳統的鉛酸電售價要貴出600元左右。而目前電動自行車的主要使用者還是收入較低的打工者,綠源集團董事長倪捷根據其調查數據認為,83.4%的電動自行車使用者月收入在3000元以下,而起主要用途是上下班代步工具。龐治國認為,電動自行車易耗品、廉價品的屬性,造成了消費者不願為鋰電自行車相對更高的價格埋單。
上海自行車行業協會秘書長餘世光則認為,除了價格因素之外,消費者對於鋰電自行車使用壽命、售後服務方麵的擔心也影響了其發展。
業界憧憬“手機時代”
不過價格和性能方麵的短板並不阻礙業界依然看好鋰電自行車的未來發展。黃宣俊甚至將目前的電動自行車稱作“大哥大”時代,他認為如果鋰電自行車的價格能降下來,同時技術繼續提升,鋰電自行車將是公認的鉛酸電自行車替代者,電動自行車也將因此步入“手機時代”。上海自行車行業協會秘書長餘世光則預測未來鋰電自行車將實現快速發展,五年後其年銷量將達到500萬輛左右。
業界對鋰電的技術攻關亦在不斷進行中。黃宣俊稱,如果鋰電的平均使用壽命能達到3年以上,而非目前的2年左右,而平均返修率從5%降到1%,這樣將會形成對鉛酸電池足夠的競爭力。黃宣俊也提出,希望政府能像支持電動汽車那樣對電動自行車也實施相應的扶持政策,比如對由鉛酸電自行車轉換成鋰電自行車的,給予以舊換新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