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輕工業網
時間:2011-05-09 00:00:00
“中標的下鄉電動自行車被國家鎖定了價格,但原材料、勞動力成本卻在上漲,生產企業一提價,經銷商就沒錢可賺了。”山東省章丘市的新日電動車專賣店經理王延山對記者倒出苦水,其下屬18個銷售網點齊刷刷地都不來提下鄉電動自行車了。
事實上,成本之痛同樣考驗著生產商的承受力。
國內最大電動自行車生產商新日近日直呼,“我們也扛不住了。”為此,新日正在向參與電動自行車下鄉的十個省份申請“價格調整”。
經銷商幾乎無利可圖
“我們正在熱火朝天地推下鄉電動自行車,嘩,突然被潑了一盆冷水。”周鋼強帶著抱怨的口吻對記者說。作為河南臨潁電動自行車的三大經銷商之一,周鋼強經營的專賣店從今年1月1日開始銷售電動自行車下鄉產品,他原本希望借電動自行車下鄉使今年的銷售額翻一番,但3月初,他們卻接到生產企業通知:下鄉車和非下鄉車全部都要提價,漲幅從幾十元到上百元不等。
這幾乎要將經銷商的利潤全部抹去。
周鋼強稱,“如果不是賣下鄉電動自行車,那我們不怕,廠家漲300元,我們也跟著漲300元,但下鄉電動自行車的售價有規定,不能擅自提價,否則會受處罰。”
按照2010年3月24日財政部等部門聯合下發的《新增家電下鄉補貼品種實施方案》,河北、河南、山東、山西、陝西、安徽、江蘇、江西、湖北、雲南等10個省,選擇電動車作為新增家電下鄉補貼品種。按照規定,農村消費者在市場上購買中標電動自行車,可享受國家13%的財政補貼,每輛車享受的最高補貼金額為260元。
一位行業人士分析認為,自2010年10月第一輛下鄉電動自行車在山東省賣出至今已有半年,在這期間,原材料、勞動力成本等都出現了大幅上漲,上遊生產企業提價,而終端價格被限定,經銷商無利可圖,自然會拒絕提貨。
生產商80%車型的毛利被充抵
“當初參加電動自行車下鄉招投標的企業有200多家,現在剩下的不到原來的5%。”一家至今仍堅持電動自行車下鄉的企業負責人不無感慨地對記者說。
新日是堅持者之一。該總經理趙學中稱,從去年10月至今年春節前,新日的下鄉產品已占其總銷售額的近50%,共拿出了200多款車參與下鄉。
但新日已準備撤退了。
“現在做下鄉電動自行車的企業全部都虧了。”趙學中說,“從去年12月開始,原材料和人工成本都在上漲,電動自行車的出廠價和成本已經倒掛。為了不破壞家電下鄉的規則,我們已經頂了兩個月,沒有利潤還在賣,一個車型都沒減。但現在,我們也扛不住了,如果4月份國家政策還不調整,5月份我們就要退出家電下鄉了。”
趙學中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去年12月至今年3月,因原材料價格上漲每輛車的成本增加了10%?13%,此外,員工工資普遍上調15%。 “在我們(無錫)這一帶,工人每個月拿不到2200元?2500元,沒人給你幹。現在我們的下鄉車型中,80%車型的毛利全部漲完了。”
記者獲得的一份材料顯示,從去年下半年以來,僅稀有金屬釹的價格上漲,按不同車型,就導致每輛車的成本增加了60元?100元;以此類推,鋼材成本增加10元?15元,ABS為8元?12元。據預測,截至4月份,各種型號的電動自行車成本每輛將增加100元?150元。
新日等堅持下鄉的企業目前處於進退兩難的境地,如果產品不漲價,企業就入不敷出,生產難以為繼;但若提價,經銷商無錢可賺,也就沒有賣下鄉電動自行車的積極性。趙學中告訴記者,“前兩個月,公司已經每輛車補貼經銷商50元,經銷商還是天天打電話說再賺不到錢就不幹了。”
積極尋求政策支持
為改變進退兩難的狀況,新日正在給參加電動自行車下鄉的10個省的家電下鄉辦公室、財政廳及商務廳打報告,要求對電動自行車下鄉中標產品進行調價。
“為了切實落實好電動車下鄉的補貼實施工作,真正讓農民朋友享受家電下鄉產品帶來的實惠,現申請對新日電動車中標產品進行價格調整。”新日在報告中說。
“新日已經找了各個省的商務廳,我們呼籲商務部,將電動車下鄉招標時規定的售價按照原材料上漲幅度同步上移。”趙學中說,“但人工成本的增加,企業應該自己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