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央視網電動車頻道
時間:2011-02-10 00:00:00
2010年電動自行車下鄉的意義不亞於把電動自行車寫進中國道路交通大法,電動自行車下鄉對於中國的電動自行車行業這個產業來說是機遇和挑戰並存的。
對此,中國自行車協會助力車專業委員會主任陸金龍表示,現在電動自行車下鄉一共是144家企業,目前為止我們全國拿到生產許可證的企業還是在2000家左右,最高的時候是兩千六百七十多家,經過十幾年發展已經有一些企業退出了曆史的舞台,到目前為止還有差不多一千八九百家,這些企業中也僅僅有一百四十四家企業在十個省市中標,不到總數的10%。中標企業中,僅僅有3家企業是十個省全都中標,在144家企業中有80家企業十個省僅僅中標一個省。就是對今後的電動自行車產業的格局的形成會出現產業的巨頭現象,會走所有產業發展經濟規律的一條路,它的聚集性會越來越快。
陸金龍主任預計,到2011年,全國最大規模的10家企業預計產量會超過一千萬輛。特別有幾家巨頭企業,它們現在的目標都在瞄準在十二五規劃中要達到五百萬輛這個產銷的規模。如果達到這個水平,前三家企業的產銷量就要超過一千萬輛,這也是在汽車發展過程中,在家電發展過程中必然會出現的一種現象。
此外,針對2011年電動自行車下鄉的操作落實工作,陸主任強調,電動自行車在下鄉的過程中一定要適應農村市場的需要,要結合農村市場的特點來設計、來製造、來服務、來維修電動自行車。
在下鄉戰略論壇中,愛瑪品牌總監宗逸指出“家電下鄉是催熟產業鏈的過程,整個產業鏈應該上下給力”。 雅迪天津製造公司總經理 王家中認為,目前的行業研發、產品更新主要是款式上,而沒有在產品的核心部件如電機、控製器、電池上去研發,這種投入往下走是一種資源的浪費,產品的款式放慢一些,對產品的品質有好處。目前很多的款式還沒做成熟就淘汰了,其實是對消費者不負責任的態度。如果研發多放一些在產品的研發上,或者是內在的核心研究方麵,對行業的跨越式發展才會有推介性的作用。
同時,在下鄉戰略論壇中,作為電池行業少有的擁有非常完整電池生產產業鏈的華夏電源有限公司,作為配件領域唯一代表受到高度關注,華夏電源有限公司總裁吳文斌將電動自行車下鄉前的階段定位為“山寨電動車階段”。他認為隨著電動自行車下鄉和十二五規劃到來,行業應從山寨時代進行轉型和戰略提升。他還呼籲,在下鄉時代企業應該擁有高度的行業責任感和社會責任感,“一個沒有社會責任心的企業造就得再大,一夜之間也會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