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電動車商情網
時間:2010-11-19 00:00:00
葡萄牙國家電動汽車協會的主席,天然氣汽車協會的主席,世界電動汽車協會的副主席Robert Stussi在輕型電動車產業發展論壇上發表了演講。
不同交通工具構成綜合交通係統
談到交通,很多人都談到能源,還有像電動車它的這種節能性,另外一點,對於交通工具,它的方便性和便捷性。所以我覺得在探討汽車的時候,所有這些因素都是結合在一起的。而且我們必須也考慮到這種移動性,或者交通之間的互動性,是不是鐵路係統需要一個全國的係統?自行車是不是也需要一個全國的係統?如果是談到全國性的話,我們就必須一起坐下來去討論。但是很多時候他們可能自己獨立在做,比如說我在西班牙或者是在其他地方,我們會選擇一個有機場的城市進行研究,我們可以看到這個城市它有一些大的公交車,小型的公交車,還有很多的一些不同的交通工具。大家也可以看到他們也有機動的電梯,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其實整個這些都是綜合在一起的。
如果上到建築樓頂的話,可以看到整個城市的鳥瞰,還有現在不同的私人的轎車,還有自行車,還有很多人,有一些人他們願意是走路上班,而有一些老人自己步行進行休閑的活動。但是很多時候可以看到不同的交通形式都是共存在一起的。我們會在問?有多少輪是可以有電動的?但是歐洲和美國,大家說四輪才是需要有電動的。我理解汽車是非常具有經濟效應的,但是也要考慮其他的一些方式。剛才一位演講者說了兩輪,三輪輕型電動車以後可以在市場上占一個更高的份額,但是我們必須為了這個更高的市場份額去努力,因為現在主流的還是爭取在四輪。
大概阿姆斯特丹50多年前就開始宣傳鼓勵用自行車,他們甚至還在自行車舉行婚禮,大家開始用自行車四處旅遊,我們當然希望大家更多用到自行車,但是它必須要扮演一個更大的角色。這裏是另外一種電動的自行車,我們會有一些定點的自行車租賃點,我們不會把自行車丟在陽台上就不用了,我們應該踩單車去上班,這才是最理想的。我們必須把它作為一種半公共的交通工具,大概每個人1.2到1.3的平均擁有量,但是自行車其實更加有效,或者更加節能的方式。而且我們也是需要通過自行車的推廣,鼓勵大家踩單車去上班。還有在南美,我們把自行車作為公共的交通工具,當然現在我們看到在中國很多城市都是交通工具,還有一種就是的士。
另外在美國,他們主要用汽車,而且大多數城市很難在公車外麵有自行車的,但是在歐洲很多地方都有的。在美國,他們其實很少去鼓勵自行車。兩年前當時有一位專家就說,可以在汽車裏麵放上我們的單車,然後我們可以開到一半的時候,可以踩自行車,大家覺得這也是比較好的一種方式吧。
自行車比步行更節能 歐洲國家人均自行車數量已經超過中國
另外比較不同的交通方式,自行車它所消耗的能源是最低的。甚至比人們步行還要用更少的能耗,大家都會認為走路用的能耗是最低的,但其實自行車是最低的。所以我們希望鼓勵人們用自行車,而不是用汽車。當然在中國,還是很多人是喜歡去買車,然後去開車。問題就是,我們使得自行車電動化,並且使它變得智能是不是很簡單的方式。現在在歐洲有一些智能化的自行車,當然汽車已經是智能化了。因為其實歐洲現在也在開發一些自行車的分享係統。這樣子,大家可以很方便的獲得自行車了。因為他們認為自己去做自行車的智能化管理已經很難了,所以大家整合在一起,這樣出來一個非常好的係統,這樣不是更好嗎?而且更好的跟蹤自行車它的使用情況。
在阿姆斯特丹,我們可以看到也有專門的自行車共享的平台,剛才有一位發言人說到每年的銷量,我們可以看到在中國其實人均的自行車量好像是最多的,應該也是在這個位置,現在大多數歐洲國家人均自行車超過了中國,之前認為中國人均自行車量是最多的。另外拉美的人均自行車數也是比較低,印度人均自行車量也是比較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