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進入华体汇体育登陆[請登錄][免費注冊(ce) ] 我的辦公室 |客服中心|English

  • 資訊

電動自行車將成德國主流

來源:電動車商情網 時間:2010-09-01 00:00:00

第二屆慕尼黑國際自行車展(Bike Expo)於2010年7月下旬舉行,與歐洲另一重要的自行車展Euro bike相比,本屆展會更貼近大眾需求。本屆展覽共有包括德國在內22個國家、約260家參展商參展,比去年增長20%,其中德國約140家,我國參展商則僅為7家。室內展出麵積達到3萬平方米,同時還有2萬5千平米的室外演示區,共展出400多個品牌。展覽以電動自行車、城市自行車、旅行車、山地自行車、賽車、自行車零配件、服裝服飾為主,吸引了諸多專業和普通觀眾。從展會可看出德國自行車行業的發展趨勢和特點,對中國自行車行業的發展也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一、德國是歐洲自行車消費大國

  德國是自行車的王國,目前擁有6900萬輛自行車,每個家庭平均2.8輛,接近“人手一車”的程度。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消費和環保意識的變化,自行車也從最初的代步工具演化成重要的健身器材。2010年6月,德國Gfk公司對35000名成年人做了運動種類方麵的訪問調查,結論是:27%的成年人經常使用自行車健身,44%的人把騎自行車作為一種體育鍛煉,騎自行車已成為德國最受歡迎的體育運動,相比之下,傳統的足球運動隻排到了第十位(1.9%)。

  兩德統一後,德國的自行車業飛速發展,曾經創下年產量490萬輛,年銷售680萬輛的紀錄。近年來因市場趨於飽和、成熟,發展速度平穩,國內消費量基本保持在300萬輛左右。德國進口自行車不斷增加,2009年進口車市場占比達69%。2009年德國國內自行車銷售量為380萬輛,其中進口264萬輛(同比下降9%)。本土自行車產量為225萬輛(同比下降了7%),其中出口105萬輛(同比增長9%)。亞洲占到德國自行車進口來源的49%,15%來自台灣(404,000輛),其次是泰國(363,000輛),第三為波蘭(273,000輛)。

  由於市場趨於飽和,德國自行車年銷售量呈下降趨勢,2008年比2007年下降6%,但歸功於高檔自行車的需求增長,德國自行車總產值保持增長態勢,2009年增長了4.4%,達到6.42億歐元。

  二、德國自行車市場成熟

  (一)產品種類齊全,市場細分科學

  此次展覽上展出的自行車品種多樣,按用戶分,可分為兒童自行車、兒童道路自行車、青年自行車、特別自行車(殘疾人用)等;按用途分,可分為城市/城鎮自行車、山地自行車(MTB)、全路段自行車(ATB)、健身自行車、公路自行車等;按動力來源分,可分為腳踏自行車、混合動力自行車和電動自行車等。德國兩輪車工業協會(ZIV)對諸多自行車類型都有詳細的規定和說明。2009年德國銷量最多的為旅行/越野自行車(34%),其次是城市自行車(24.5%),第三是山地自行車(11%)。

  展出的自行車多設計簡潔大方,理念新穎,有用竹子和木頭等做成支架的自行車,也有非常輕便的碳合金折疊自行車,還有專門鍛煉腹肌的臥式騎自行車等等。有的自行車企業還展出了自己的領先設計和概念車型,比如標致(Peugeot)的概念電動自行車就受到了媒體的追捧。

  (一)多采取專營店銷售,價格差異大 

  德國自行車主要通過專營店銷售。2009年,68%的自行車通過專營店和專營市場銷售,26%通過百貨商場、超市、建築商場和汽車銷售市場等渠道,還有5%通過直銷和網絡銷售。德國現有5000多家自行車專營店及市場。德國自行車均價由2008年的386歐元增至2009年的446歐元,本土產自行車在1000歐元以上,專業自行車,如特殊材料的山地或公路自行車則價格更加高昂,在2000歐元以上。

  (二)自行車製造以大型企業為主,特色中小企業為輔 

  德國自行車製造企業約有200家左右,大型製造公司如Pantherwerk、 Schauff、 Corratec、Kettler、Hercules(Accell集團)、Kreidler和Mifa等,其餘還有許多各具特點的中小企業。

  (三)配件種類豐富,創新產品源源不斷

  展覽會上展出了基礎自行車配件,包括變速器、刹車係統、把手、輪胎、座椅、車燈、反光鏡、傳動係統等。運動理念的盛行使得配件產品的品種越來越多,比如相關的速度指示器、脈搏測試器、適合遠途旅行的GPS設備、車頂/車尾自行車固定架,甚至ipods自行車載充電器都相應登場。另外,保護及兒童專用設備如兒童安全座椅、車用籃架、固定係統、頭盔、服裝、護具及鞋等,自行車運動相關書籍也在展會上露相。德國自行車配件製造商主要有Abus公司(自行車頭盔)、Basta公司(車鎖)、Continental公司(輪胎)、Westphal公司(把手)等。德國的自行車零部件市場頗具吸引力,知名自行車專賣行Stadler的營業額1/2來自自行車,另1/2則來自零配件和相關運動服裝。

  三、電動自行車是行業發展趨勢

  此屆Bike Expo主旨在電動自行車、城市自行車和自行車旅行三方麵,為電動自行車設有專館,足見德國業界對此領域的重視。雖然2009年德國自行車整體銷量下滑,但電動自行車卻逆勢增長,比2008年多銷售出15萬輛,增長了36%,且電動自行車均價在2000歐左右,拉動了自行車整體銷售。ZIV預測2010年德國電動自行車的銷量將達18萬輛。

  德國目前是歐洲最大的電動自行車生產國,歐盟各國對電動自行車愈加重視,油價上漲、健康生活和環保理念的加強、以及歐盟未來新排放標準都為電動自行車提供了發展動力。歐盟希望在2020年後統一汽車及發動機驅動兩輪車(PTW)的排放和安全標準,這將在很大程度上刺激電動自行車及電動摩托車的發展,電動自行車將是行業的未來。電動自行車目前在德國的銷量占比為4%,用戶多為老年人,但正吸引越來越多西裝革履的上班族和騎車旅行者。在歐洲別的國家,比如荷蘭,電動自行車已達到總銷售量的37%,因此在德國的發展空間是巨大的。

  四、完善的行業發展環境

  (一)行業協會從質量、服務和價格等方麵促進行業發展並協調市場 

  德國兩輪車工業協會(ZIV)[1][1]於2000年由原來的FTV(自行車和摩托車專業協會)和VFM(自行車和摩托車工業協會)合並而成,旨在調整和促進市場發展,為整車和自行車配件供應商提供平台,在行業公共關係、國際貿易等方麵為企業提供幫助,並倡導人們在休閑時間通過騎自行車鍛煉身體。同時,該機構還注重一些技術領域的研究,比如革新方麵的標準和法規、適應歐盟REACH法規的技術研究、電動自行車電力驅動的創新等。

  由960家自行車經銷店加入的自行車經銷商協會(ZEG)[2][2]是德國最大的零售商聯盟,控製了超過2億歐元的采購量,在自行車零售業扮演發電站的角色。該組織為會員提供采購和營銷合作的服務,會員還有來自奧地利、意大利和法國等國家的自行車零售商。

  除此外,德國自行車自我管理銷售協會(VSF)[3][3]致力於教育和培訓,在出售高質量的自行車同時還提供完整良好的谘詢和服務,比如自行車維修方麵的輔導、檢修、試駕和全國統一保修。該協會於1985年成立,目前有250多家製造商和貿易商加入,由於定位在高質量和高服務上,因此出售的自行車比市場上普通自行車價格要高得多。

  (二)政府鼓勵自行車運動,幫助進行基礎設施建設,並通過交通法規保證行車安全

  德國許多城市的人行道旁邊都設有自行車道,約一米寬,比人行道略低,路麵材質和顏色與人行道不同,德國聯邦政府曾通過一項2002年到2012年的全國計劃,目的是增加自行車在交通工具中的比例、加強道路安全,2002年曾投入2億歐元建設自行車道路。德國的自行車停靠點也非常多,每個小區的草坪都設有專用停放處。德國的鄉間和景區也多有自行車道,山區有專門的自行車登山道,自行車地圖在火車站或書店都可買到,德國自行車俱樂部(ADFC)提供更詳細的出行信息。根據德國汽車俱樂部(ADAC)的統計,截至2004年,德國共有5萬公裏的專門標出的自行車道及150條單獨小路。

  德國也有自行車和行人共行一道的情況,但德國道路交通法規中對自行車行車規範有著詳細、嚴格的規定,比如行人享有道路優先權、夜行必須有車燈和反射器、酒後不可騎車、推薦佩戴頭盔等。德國小學生騎車上路前需考取“自行車駕駛執照”。

  五、我國自行車難以進入德國及歐盟市場

  我國是自行車生產和消費大國。根據中國自行車行業協會的統計,2009年全國自行車總產量為7600萬輛,同比下降13.2%,降幅為1996年以來的最大。2009年,自行車、電動自行車、零部件出口普遍下降,全年累計自行車出口4615萬輛,同比下降8.2%,降幅為1986年以來最大,主要出口市場為美國、日本和發展中國家,平均出口單價僅為55美元。我國自行車行業存著中小民營企業眾多、企業資質實力偏低、品牌實力弱、重產能擴張不重產品質量、低檔低價競爭、研發能力弱附加值不高等問題。

  20世紀80年代後期,我國自行車出口量曾迅速增長,但由於無序競爭,遭遇了許多國家和地區的反傾銷指控和限製,歐盟、阿根廷、墨西哥、加拿大、美國、日本、韓國等國都曾對我自行車提出過反傾銷、保障措施和特保等,使得我自行車出口頻頻受阻。歐盟最早在1992年對原產於中國的自行車進行了反傾銷調查,開始征收30.6%的反傾銷稅,後擴大至自行車零部件。2005年7月二次複審後,關稅又提高到48.5%。最近,歐盟計劃重新評估對我國自行車及零部件的進口關稅政策,並可能將高達48.5%的懲罰性反傾銷稅延長到2016年,我國自行車對歐盟出口持續萎縮,難以進入市場。此次Bike Expo來自中國的展商屈指可數,就是這個原因。

||客服中心|||| |

地址:北京市東(dong) 城區建國門內(nei) 大街18號(恒基中心)辦公樓2座8層 郵編:100005

電話總機:010-58280809 傳(chuan) 真:010-58280810,010-58280820 會(hui) 員服務郵箱:member@anexpatinsingapore.com
會(hui) 員服務熱線: 010-58280888,010-58280836(工作日上午8:00-12:00 下午13:30-17:00)

Copyright © CCCME 华体汇体育登陆 版權所有 |

本網站將在文章轉載後一個(ge) 月內(nei) 支付原創作者稿酬。請未及時領取稿酬的作者及時聯係信息部,如超過6個(ge) 月未領取者,將被視為(wei) 自動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