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貿易救濟網
時間:2010-08-26 00:00:00
2009年,電子信息產業新世紀以來首次出現負增長,成為國民經濟中受衝擊最明顯的行業,產業安全形勢具有如下特點。
一、 產業國際競爭力
2002年以後,我國成為電子產品淨出口國,2009年盡管受金融危機影響,進出口額均有下降,但是貿易競爭力指數仍然保持穩定,表明我國電子產業的國際競爭力比較穩固。電子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受以下因素影響。
(一)產銷率方麵。電子產業2009年產銷率為97.7%,略低於2008年的98.3%,由於電子產業是出口導向型產業,金融危機等不利因素導致電子產業存在一定程度的產品積壓,不利於進一步提升國際競爭力。
(二)市場集中度方麵。2004年以來,我國電子產業的市場集中度基本保持平穩。我國已經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電子產業,為保持產業國際競爭力奠定了基礎。
(三)技術競爭力方麵。我國電子產業的研發投入占比、新產品產值占比等均保持穩定。至2009年底,全國信息技術領域專利申請總量達100萬件左右,比上年增長20%以上;新品開發保持平穩增長,新產品產值增長2.3%,占銷售產值的比重達到22%,比2008年提高了0.3個百分點。但是目前電子產業正處於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從技術發展、市場競爭等方麵都出現一些新的苗頭,需要引起高度重視。
二、對外依存度
(一)進口依存度方麵。我國電子產業的進口依存度的變化具有一定周期性。2007年以來,進口依存度再次呈下降趨勢,2009年同2008年相比,進口依存度下降4.2個百分點。電子產品進口額下降與國內產量上升是導致進口依存度下降的主要因素,說明國家的經濟刺激政策對電子鋼鐵產業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二)出口依存度方麵。近年來我國電子產業出口依存度處於較高水平,2009年受外需減弱、內需增強影響,出口依存度下降了近10個百分點。電子信息產業是典型的出口導向型產業,出口依存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外需萎縮,因此盡管出口依存度下降有利於產業規避國際因素的消極影響,但是也應注意防範出口下降對產業發展帶來的不利影響。
三、產業控製力
盡管我國電子產業的外資控製度處於較高水平,但是近年呈下降趨勢。導致我國電子產業外資控製度下降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麵。一方麵是金融危機對外向型電子企業衝擊明顯,特別是“三資”企業發展明顯放緩。另一方麵,隨著我國電子產業綜合實力不斷提升,與國外差距不斷縮小,電子產業的外國投資逐漸越南、泰國、印度等國進行轉移,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我國電子產業的控製度。
四、產業發展能力
2009年我國電子信息產業資產增長率、總資產收益率均呈下降趨勢,就業人數與銷售收入出現負增長,表明國際金融危機等不利因素對我國電子產業的發展能力產生較為嚴重的不利影響,電子產業成為我國國民經濟中受衝擊最明顯的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