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貿易救濟網
時間:2010-08-10 00:00:00
巴西部分生產企業指稱,中國產品通過第三國轉口規避巴反傾銷措施,大量出口到巴西市場,而巴財政部遲遲未修改有關法律法規加以阻止,變相支持了中國企業。
近日,聖保羅州工業聯合會(Fiesp)向巴財政部提交了一份文件,介紹美國、歐盟和阿根廷等國家對中國產品經由第三國市場轉口從而規避貿易壁壘的監控措施。Fiesp有關負責人稱,他們幾年前就向巴財政部稅務總署投訴上述情況,但政府沒有“急企業所急”。巴財政部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正在組織工作組對此進行研究,因此無法表態,但有關技術官員透露,財政部總檢察署正在評估如何予以規範管理。
另據Fiesp研究,機械設備製造業是受中國產品衝擊最嚴重的工業部門之一。例如在油氣設備領域,由於巴西石油公司很多簽約企業選用進口產品,導致中國相關機械設備對巴出口快速增長。巴西機械設備協會(Abimaq)一份研究報告稱,盡管巴油要求服務和貨物采購的國產化指標是75%,但實際上巴油采購的機械和重型設備中78%的都是進口產品,且主要來自中國。以前煉廠使用的閥門是國產的,但現在有80%的是中國貨。這份報告稱,去年中國超過日本成為巴西第三大機械設備進口來源國,今年上半年中國生產的機械設備占巴西進口機械設備總額的11.7%,比去年同期水平(8.5%)擴大了3.2個百分點,已經逼近德國產品的比重(12.5%),可能在年內超過德國躍居第二,僅次於美國。
自1989年至今,巴西共對中國產品發起反傾銷調查50起,其中9起涉及機械產業,占案件總數的18%。所涉及的產品分別為球型軸承和錐型軸承、環型永久磁鐵(陶瓷用磁鐵)、家用水表、高速麻花鋼鑽頭、PS版(鋁製預塗感光平版)、手動升降滑輪、SDS鑽頭、自行車曲軸連杆、爐用碳棒(石墨碳電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