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商務部
時間:2010-04-23 00:00:00
第107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第一期於19日結束。來自大會的統計數據表明,這屆客商到會數和成交額都比上屆同期有了明顯增長。
“從企業的實際操作看,這種‘複蘇’有賴於全球市場轉好的大背景,但也和我國外貿政策特別是人民幣匯率保持穩定是分不開的。”寧波美加工具有限公司董事長尤理忠說。
然而,在“感謝”匯率“維穩”提供良好環境的同時,企業也普遍擔憂日益好轉的外貿數據可能會“刺激”人民幣升值遭遇的外部壓力進一步變大。在希望未來人民幣匯率繼續“維穩”的同時,中國不少外貿企業未雨綢繆,加快增長方式轉變,以擺脫“政策依賴症”。
匯率穩定出口成交多
在被視為中國外貿的“晴雨表”和“風向標”的第107屆廣交會上,共有23359家中外企業參展。
據廣交會副秘書長、新聞發言人陳朝仁介紹,本屆廣交會一期境外到會采購商共計104169人,比去年秋交會增長13.3%;出口成交171億美元,比去年秋交會增長9.8%。
企業普遍認為,多重因素造成了到會客商和成交的較大幅度增長,而其中對於中國企業而言,人民幣匯率保持穩定占據了重要位置。
“我們外貿企業當前關心的是‘三率四價’??人民幣匯率、存貸款利率、出口退稅率和原油價格、原材料價格、勞動力價格、出口商品價格,其中尤其關注人民幣升值問題。好在參會期間政府一再表態,這讓我們企業感到近期匯率穩定是有保障的,有利於出口成交。”尤理忠說。
升值壓力帶來雙重刺激
眼下,盡管享受著人民幣匯率穩定帶來的好處,但中國企業卻仍然把匯率問題視為“心中大石”難以釋懷。
在本屆廣交會上,雖然有關部門一再表態匯率政策將保持穩定,但是廣交會上出口企業的憂慮仍然存在。
“人民幣升值最直接的影響就是使中國的產品利潤降低,並且失去價格優勢,競爭力降低。”深圳市燕加隆實業發展有限公司瓷磚衛浴銷售經理郝波濤說。
這種擔憂首先來自不斷增大的外部壓力。今年以來,以美國為首的部分國家頻頻對人民幣匯率施壓。
“歐美國家為了自身利益屢屢提及人民幣匯率問題,這讓我們企業感覺如坐針氈。”一家生產小家電的廣東企業銷售經理這樣表示。
然而,也有一些行業內人士表示,不少中國外貿企業之所以對人民幣升值問題如此敏感,和部分企業產品層次低、過於依賴成本效應、國際競爭力相對不足有直接關係。廣交會秘書長王誌平介紹,根據此前對企業進行的摸底調查顯示,超過3%的人民幣升值就會導致大部分企業的利潤完全消失甚至虧損。
另一個“刺激”中國企業對人民幣匯率敏感的重要因素是當前仍然複雜的國際貿易環境。陳朝仁說,雖然第一期采購商到會和出口成交呈現出企穩回升的態勢,但與金融危機前的水平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尚未恢複到金融危機前的水平,企業經營難度還在加大。
企業未雨綢繆積極應對
麵對當前整體穩定的匯率環境和依然沉重的升值壓力,在廣交會上看到,不少中國企業已經開始未雨綢繆,采取一些應對措施應對未來可能的升值壓力。
江蘇春蘭進出口有限公司總經理馮斌說:“匯率問題是天氣問題,我們隻能打好自己的‘傘’。”他所說的“傘”,一方麵是通過遠期結收匯鎖定成本;另一方麵,就是通過技術創新增加產品附加值,通過品質取勝。
一些企業表示,要想在匯率問題上掌握主動,關鍵在於要有自主研發能力或高附加值的產品。廣東新明珠陶瓷集團國際事業部總經理吳敏剛說,自主品牌的推廣不易,但是前景很好。
部分企業大力開拓新興市場。參加廣交會的海爾集團海外推進本部中東非大區營銷總監張慶福說,企業這次攜帶了大量新設計的產品參加交易會,今年計劃在中東等新興市場地區取得50%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