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進入华体汇体育登陆[請登錄][免費注冊(ce) ] 我的辦公室 |客服中心|English

  • 資訊

幹支發展不平衡,去年全國超七成民用機場虧損

來源:中國產業信息經濟網 時間:2012-01-11 00:00:00

  中國民用航空局局長李家祥在參加8日的第四屆建設創新型國家大會時表示,盡管2011年全國180座民用機場中有135座虧損,虧損額達16.8億元,但仍有26個省市自治區的主要領導進京跑航班要航線,原因是航線能給地方經濟帶來巨大利益。

  虧損現狀難擋投資熱情

  某國內大型機場集團內部人士分析稱,這些虧損的機場絕大部分是支線機場,很多機場航班起降架次太低,因此無法實現盈利。

  按照民航界慣例,年旅客吞吐量50萬人次以下的機場幾無盈利可能,年吞吐量隻有幾萬人次乃至幾千人次的支線機場無法解決“溫飽”。

  據民航業內人士介紹,目前中國絕大部分支線機場初期運營主要靠地方政府補貼,由於支線機場一般年旅客吞吐量較低,空運量較小,因此無法形成規模效應,往往成本過高,一個支線機場,如果每天起降4架飛機,成本就在24萬元。

  但這並沒有阻礙地方政府的投資熱情。李家祥表示,江蘇鹽城當年為引進現代汽車項目,咬牙修建了機場,為此每年花費3400萬財政補貼,但由此帶動的汽車產業鏈每年上繳的利稅達34億元,地方政府跑航線的動力正在於此。

  幹支發展不平衡

  多位民航業內人士表示,超過7成的機場虧損,表明中國民航業存在嚴重不均衡。本來成熟的航空樞紐都必須靠支線來為幹線“聚集”客流,但由於支線利潤低,大型航企往往不注重先期對支線市場的培養,都湧向北、上、廣幾大機場,也導致現在高鐵在網絡密集的東部地區對民航衝擊明顯。

  “中國的機場建設速度並不是太快了,相反是太慢了。”對於有超7成機場虧損是否還應該繼續新建,國內某大型機場相關負責人表示,無論是從民航市場需求還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需要來看,中國仍應大力投入機場建設。

  目前,我國擁有民用機場180座,“十二五”期間計劃修建60座,擁有民用飛機2800多架,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民航市場,但與全球最大民航市場美國差距巨大,美國擁有民用機場17000多座,民用飛機32萬多架。

  該負責人表示,即使在美國,大部分機場初期也是靠政府補貼的。2009年國務院公布的《民用機場管理條例》中已經明確了機場的公共基礎設施定位,表明機場在運營中兼具公益性和盈利性雙重屬性,其社會效應遠大於經濟效應,比如地震洪水等災難時發揮的作用,不能完全按市場規律取舍。

||客服中心|||| |

地址:北京市東(dong) 城區建國門內(nei) 大街18號(恒基中心)辦公樓2座8層 郵編:100005

電話總機:010-58280809 傳(chuan) 真:010-58280810,010-58280820 會(hui) 員服務郵箱:member@anexpatinsingapore.com
會(hui) 員服務熱線: 010-58280888,010-58280836(工作日上午8:00-12:00 下午13:30-17:00)

Copyright © CCCME 华体汇体育登陆 版權所有 |

本網站將在文章轉載後一個(ge) 月內(nei) 支付原創作者稿酬。請未及時領取稿酬的作者及時聯係信息部,如超過6個(ge) 月未領取者,將被視為(wei) 自動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