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電動車商情網
時間:2011-12-16 00:00:00
電動自行車產業是一個中國原創、節能、環保的民生產業,經曆了十餘年的產業發展,電動自行車以其經濟、便捷等特點,成為群眾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12月6日,在第三屆中國電動自行車行業年會暨2011年電動自行車行業發展成果及精品新品展示會上,兩院院士周幹峙、中國工程院院士楊裕生、中國科學院院士何祚庥、中國電工技術學會名譽會長周鶴良和行業協會專家、優秀企業及來自全國各地的電動自行車品牌經銷商共聚一堂,對行業的現狀和趨勢進行了探討。呼籲電動自行車應作為新能源交通工具獲得更為積極的政策支持。
中國近期的發展目標是低能耗、低排放和低汙染。國家發改委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的原油進口依存度已經提高到了54.8%,而在各種交通方式的石油能源消耗中,電動自行車的能耗僅為0.73,對能源的節約是顯而易見的。
在第三屆中國電動自行車行業年會上,兩院院士周幹峙就此指出:“作為一個綠色環保、貼近民生、自主產權的民族產業,電動自行車是非常適合中短途出行的多元化交通工具之一,在緩解能源進口依存度、節約道路資源,降低大氣汙染等方麵有著突出表現,國家應該從戰略層麵上對電動自行車進行產業支持,借鑒電動汽車的補貼政策和電動自行車下鄉的經驗,為電動自行車提供新能源補貼。”
同時,中國電工技術學會名譽會長、亞太電動車協會執行委員周鶴良指出:隨著國家將新能源汽車列入戰略型新興產業,十二五期間電動自行車的產業地位將進一步提升。電動自行車是電動汽車的練兵場已成為廣泛的共識。他還表示:中國國土麵積大,城市交通規劃和管理應該因地製宜,電動自行車的管理不應該實行一刀切。
中國科學院院士何祚庥表示:“目前國家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對純電動乘用車最高補貼達到6萬,如果按照每輛600元對鋰電自行車進行補貼,補貼一輛純電動乘用車的費用就能補貼100輛鋰電自行車,這可以解決100個人的出行問題。而一旦補貼工作開展,就必須落實到位,以獲得真正的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