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上海舉行的第23屆中國華東進出口商品交易會上(以下簡稱“華交會”),往年日韓為主的境外展區裏出現不少“新麵孔”,伊朗的毛毯、柬埔寨的銀器……詢問之下,證實今年有不少新興市場商家首度來參加華交會,希冀借力華交會進軍中國市場。
華交會由中國商務部支持,是中國華東地區省市主辦的展會,被稱為中國新的一年外貿形勢的“晴雨表”,本屆共吸引超過3600家境內外參展企業,其中,境外參展企業158家。從主辦方了解到,為應對全球經濟不景氣,也特別加強了對新興市場國家和地區的招展力度。
來自伊朗手工藝品聯盟的Faraz Hakimi先生正在展位前與人洽談,在他的身後,從10元人民幣的杯墊,到3.5萬美元的銀盤,將一個不到10平方米的展區堆放得滿滿當當。
Faraz Hakimi先生說,“我們在歐洲、美國、土耳其、馬來西亞、韓國市場都有開拓。現在,我想找到我們的中國經銷商。”
他表示,中國將成為世界經濟舞台上的超級大國,不容忽視,“如果你想經商,就必須開拓中國市場。”
與他有一樣想法的新興市場商家並不少。來自柬埔寨的Vann Marady,也是首次參展華交會,她帶來的柬埔寨銀飾頗具人氣,“我發現產品在中國能吸引很多消費者,富有潛力,未來計劃開拓中國市場。”
近十年來,中國對外貿易發展迅速,中國商務部綜合司2012年末發布的一份中國對外貿易發展環境分析報告顯示,2011年中國出口額占全球比重10.4%,連續三年居全球之首;進口額占9.5%,連續三年全球第二。中國成為境外商家的商貿重地。
來自泰國的自淨曼穀貿易有限公司首度參展,其展會負責人劉卿煒告知,企業產品此前已部分進入中國市場,此番來參加華交會,是準備加大對中國市場的開拓力度。
澳大利亞迪倫馬特福特集團在展區裏高懸“誠招代理商、經銷商”的海報,企業市場經理魏景宏告知,初次參展華交會,並非其原有的歐美市場不景氣,隻是看好中國市場“錢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