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前來中國訪問的希臘總理薩馬拉斯在北京出席“中國-希臘:新絲綢之路”經貿合作介紹會。包括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江蘇蘇美達船舶工程有限公司在內的與希臘具有多年合作的船舶企業等250多家中國製造業、交通、通訊、金融、貿易和旅遊行業企業和結構出席。
希臘在國際航運和船舶市場一直占有主要地位。在不久前勞埃德船舶日報評出的2012年世界船東100強中包括14名希臘船東,並有兩位名列前五。2012年1至11月,希臘船東共計訂購211艘船舶,其中散貨船、油船和集裝箱船分別占全球船舶訂造總量的22%、20%和23%。
希臘航運企業一直是國際航運市場上最大的投資者,最青睞的船型是油船和散貨船。盡管國際經濟、貿易形勢發生巨大變化,集裝箱船運輸已在國際貿易的貨物運輸中後來居上。然而,上述船型在其船隊中仍占比近九成。
中國是世界建造散貨船最多的國家之一,也是希臘船東的主要合作夥伴。自2000年以來,中國造船企業已為希臘船東共計建造了900餘艘船舶,總金額約500億美元。2010年,中國為希臘船東提供了一項50億美元的船舶基金,鼓勵希臘船東到中國訂造船舶。2012年中國向希臘出口船舶產品6.09億美元,占中國出口船舶總額388.2億美元的1.6%,排在中國船舶出口市場的第14位。
目前,國際航運和船舶市場正處於低迷的穀底,持續徘徊的時間會相對較長。新的船舶訂單匱乏,相當多的船企已近“無米下鍋”。由於鋼材價格的看跌,使得低下的船價有繼續下探的可能,船企麵臨的形勢或許稍有改善。不過,中國與希臘在造船領域的合作仍比較樂觀。目前,雙方船舶與航運業不但在傳統散貨船、油船和集裝箱船方麵展開合作,而且已經涉及海洋工程裝備方麵的項目。例如,4月份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與希臘航運企業卡迪夫集團簽訂的海洋工程合作意向便可說明。同時,由於中希雙方合作的企業均實力較為雄厚,如包括國有公司和“百年老店”等,因此,發展前景令人充滿信心。
目前,盡管希臘經濟仍增長乏力,失業率仍達兩成半,但已顯示觸底回升的跡象,退出歐元區的可能性已近消除。希臘總理薩馬拉斯17日在北京的“中國-希臘:新絲綢之路”經貿合作洽談會上發表演講時表示,目前希臘已經脫離了最嚴重的金融危機,金融、經濟等各方麵形勢比一年前大為好轉,並得到歐盟的信任。希臘繼續留在歐盟已無懸念,在歐盟的地位亦不會受到影響。他表示,希臘要打造新的經濟模式,讓經濟具有較強的吸引外資的能力。希臘商會聯盟米卡洛斯主席在當天會議上也表示,希臘經濟已步入複蘇的正軌。今年財政收入可以實現盈餘,在國際上的信譽正在恢複。希臘國資開發基金會主席斯塔夫裏迪斯稱,目前希臘的主權債務風險在大幅下降,國債危機已經過去。
此次薩馬拉斯總理和6位部長、80多位金融、貿易、通訊、旅遊、航運、船舶及食品等行業的企業家到中國推介國有私有化項目,招商引資。對希臘船東在中國修船和訂造更多船舶,中國航運企業投資希臘港口碼頭等項目充滿期待。相信薩馬拉斯總理此次訪華將進一步推動兩國在造船領域更緊密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