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工人日報
時間:2013-08-05 00:00:00
7月23日,長城汽車公布2013年半年度業績快報,上半年營業收入264.17億元,同比增長44.45%;實現淨利潤40.88億元,同比增加73.7%,每股收益1.34元。
這組數據一出,惹得同行個個眼紅。現實情況是,隨著原材料和人工成本不斷攀升,汽車行業的利潤越來越薄。眾多自主車企不是在轉型,就是在調整,吉利和比亞迪甚至要靠發行公司債籌集資金。這種形勢下,長城汽車賺得盆滿缽滿,一枝獨秀,受到業界熱捧。
風頭正勁
對於長城的佳績,不僅是國內同行羨慕嫉妒,國外汽車業界也頗多讚美之聲。2012年,專業財經周刊——《巴倫周刊》就將長城汽車列為中國十大品牌,與百度、中國移動齊名。
公開數據顯示,從2008年低穀到現在,長城汽車股價激增了60倍(期間多次複權),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隨之成為亞洲最富有的車企高管。根據彭博社富豪指數,魏建軍目前的財富值比現代董事長鄭夢九高出10億美元。
風頭正勁,魏建軍提出“未來三到四年,長城哈弗要超越克萊斯勒旗下JEEP品牌,成為全世界銷量最大的SUV品牌;2015年,長城產能將達到150萬輛,銷售130萬輛的規模。”他希望,長城能在一線市場與外資直接競爭,打造一個屬於中國的專業SUV品牌;此外,長城還計劃進軍美國市場,儼然有為我國自主品牌正名、“出頭”之勢。
隱憂顯現
不過,就在長城以超出行業平均增幅數倍的發展速度震驚業界的同時,隱憂也逐漸顯現。正如魏建軍5月31日視察旗下工廠時所說:“我們必須擁有核心技術以謀求技術突破,我們麵臨的最大風險是可能出現自滿。”
有報道稱,一位匿名車企高官指出長城汽車高調宣布13.2%的淨利潤率,其實是在惹禍上身。“高淨利潤率確實有助於長城在資本市場抓人眼球,吸引資本機構的關注,可當你如此高調地將自身盈利能力向外界公布的時候,也會引起更多人眼紅。”
隨後有關長城汽車的消息仿佛印證了這一推測。長城汽車采購部門相關人士透露,隨著13%淨利潤率和57億利潤的實現,與長城合作的供應商,如德爾福、博格華納和博世等跨國零部件巨頭都蠢蠢欲動,準備坐地漲價。
關注長城汽車的投資分析師認為,長城應該借鑒前人走過的路。“五年前,奇瑞汽車公司還是我國最大的自主品牌車企。但後來奇瑞的產品質量下降、銷量下滑,最後利潤消失。2009年比亞迪超過奇瑞,但其積極擴張經銷商網絡的策略很快後院起火,此後兩年就出現銷量和利潤下滑。這些車企的經曆應該讓長城警醒。”
為實現2015年使哈弗品牌在國內SUV市場占有率達到20%的目標,魏建軍於今年4月采取了多數自主品牌嚐試過的分網策略,將哈弗品牌從現有經銷網絡中脫離,實現店麵獨立,並力爭在2015年讓哈弗4S店達到500家。
“新車市場增速減緩,用車環境逐漸惡化,主機廠產能集中釋放,汽車行業正在出現新形勢。”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羅磊認為,即便形勢再好,簡單擴張隻是品牌店的疊加,可能會忽略服務和品牌建設。何況當前經銷商正處於高庫存、利潤下滑的困境中,麵臨著嚴重的財務壓力,並且短時間內看不到緩解的可能。
據威爾森公司提供數據顯示,6月,我國經銷商平均每輛車銷售毛利隻有2338元。“如果屆時沒有達成目標,資本市場很可能落井下石;即使達成目標,未來SUV市場會演變成怎樣的局勢也不得而知。”
SUV市場的局勢演變,是長城需要擔心的另一方麵。眾所周知,SUV確實是長城的強項,長城汽車自主開發的哈弗SUV,在國內民族品牌中檔車型當中,國內銷量和出口量第一。但在SUV市場競爭中,哈弗僅限於主打性價比。
據悉,中高端SUV賣得最好的主要是CR-V、途觀等車型。在國內的SUV市場,由於合資品牌主要集中於20萬元以上價位區間,而自主品牌在SUV市場又普遍發力較晚,因此,長城就成了高性價比SUV的代名詞,一些觀察人士認為,“長城汽車這幾年的發展純屬運氣,剛好趕上SUV市場的爆發期,並非實力所致。”
練好內功
值得長城汽車注意的是,在轎車領域,長城的優勢並不明顯,耕耘多年隻有C30和C50兩款車型銷售還算差強人意。其中,C30上半年賣了7.14萬輛;C50僅3萬輛。可能也是意識到自己在轎車領域的短板,魏建軍表示,暫不向高端發力。
轎車的短板,很可能成為束縛長城汽車進一步發展的障礙。轎車市場的占有率將決定長城汽車發展的高度,也是每個車企發展的必選項。長城汽車目前所處的發展階段,讓人聯想到2008年時期的奇瑞、2011年時期的比亞迪,創造出“奇跡”,卻因為發展規劃出現失誤而偏航,從巔峰跌到低穀。
另有分析人士指出,長城的利潤率高,還有一個原因是長城在研發方麵的投入比例少,基本還處於逆向開發階段。而當下,長安、吉利和奇瑞,都已經進入了正向開發階段,長安和吉利研發上的投入在總銷售額中所占的比例超過5%。這正是值得長城汽車研究、學習的地方。
長城汽車魏建軍的管理方式最近也頗受爭議。上周,有國內媒體就長城汽車的人才戰略、企業文化和企業管理製度進行了報道,指出這些環節長期存在缺陷,會影響長城成為一家真正國際化的公司。有長城員工將該公司“經營監察本部”比作“東廠”(明朝的特務機構),稱公司內部管理製度“非常苛刻,沒有人情味兒”。
長城汽車的發展值得鼓勵,也值得其他本土品牌研究和借鑒。但長城汽車在“受寵”時應該頭腦清醒,認識到自身不足,時刻保持警惕,保持“狼兔精神”,從製造到創造,努力做足功夫,“每天進步一點點”,才能在做強品牌的路上越走越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