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輕工業網
時間:2014-03-27 00:00:00
電動自行車行業保持著傳統的“向經銷商賣產品”的經銷模式,在電商大潮的衝擊下,電動車銷售終端缺乏創新,經銷商和生產商都麵臨嚴峻挑戰。大多數顧客傾向於在實體店看樣、試騎,貨比三家後再購買,傳統的消費習慣成為橫亙在企業轉型電商麵前的最大障礙。
網上的銷售情況不佳,方老板把目光轉向了電視導購,一種最早期的電子商務平台。與網購O2O模式相同,消費者訂購後,將享受送貨上門服務,試騎滿意則付款,不滿意則當場退貨。公司日曆上圈劃著滿滿的備忘錄,包括產品“上電視”的時間。電動自行車的消費群體以打工族為主,看電視是他們的主要休閑方式。電視導購,也就理所當然地成為拓寬銷售渠道的一種形式。
據了解,行業內年產量在30萬輛以上企業都已試水電子商務。然而,大部分企業停留在內部信息化係統建設上。如果電動自行車要做到依據全國經銷商力量來推進電子商務,就必須將企業內部係統與前端經商銷平台打通。通過即時掌握經銷的庫存信息,即時滿足網絡消費者的配送。
在網絡銷售平台上,30天內僅售出10輛電動車。方老板相信,在三到五年後,會有更多人養成網上購物的習慣,帶動線上消費,形成完整的O2O鏈條。
在導購節目的直播現場,嶄新的電動自行車擺在展台上,被燈光聚焦,在攝影機取景器中顯得鋥亮。每播出一期導購節目,就有約300輛車售出,收益可觀。
售後人員在接聽消費者電話,並作記錄。推進電動自行車電子商務必須解決好產品的售後服務問題,讓客戶感覺到通過網絡購進的產品與實體店購進的產品享受同樣的服務,甚至更好的服務。
方老板的辦公桌上擺著一遝經濟類書籍,公務之餘,他常思考公司應如何轉型發展。對於這家年產30萬輛電動自行車的企業,一旦電子商務模式成熟,企業對庫存的調控能力將大大增強,信息獲取和處理的速度也將進一步加快,方老板對“零庫存”的目標頗為樂觀,“等電商平台成熟後,就將實體店打造成體驗店。”
溫州商人方加亮經營著一家電動自行車公司,他曾用15年時間,帶領公司占據了業內第一市場份額。但在兩年前,他卻做了一個大膽而冒險的決定:進軍電子商務。
作為傳統的交通工具,電動車如何做電子商務?方老板通過網絡平台和電視導購布局線上線下,拓寬銷售渠道。方老板向記者吐露心聲:“傳統企業做電商的轉型之路注定不平坦,但這條路一定要走下去。”公司過去的成績就像一層繭,未來究竟要作繭自縛還是破繭重生,方老板心中自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