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自行車協會網
時間:2014-03-27 00:00:00
進入2012年下半年以來,電動自行車廠商紛紛加強了在國內的品牌營銷推廣,試圖利用品牌的突破實現產品的升級換代。
愛瑪、雅迪、台鈴等國內銷量過百萬的一線大廠,均加大了對鋰電池自行車的研發與生產,更是不惜重金邀請周傑倫、範冰冰、林丹等文體屆明星為之代言。廠商們普遍認為2013年國內的鋰電自行車市場將會爆發,但下遊終端市場傳達出的信息卻不容樂觀。
中國自行車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國內采用動力鋰電池的電動自行車共銷售65萬輛,同比增長率達62.5%,卻不到電動自行車總銷量的3%。2012年電動自行車銷量突破3000萬,但鋰電自行車所占總量的比重依然變化不大。
然而,一些電動自行車生產企業早已按捺不住市場前景的誘惑,紛紛投產鋰電自行車項目。
台鈴宣稱其鋰電係列車型將進軍國際高端市場,而其它各地大大小小的自行車廠也紛紛打出鋰電的牌子。“公司將會在今年成立鋰電事業部,投入更多的技術和資源把鋰電自行車這一板塊的業務做大做強。特別是要擴大國內的鋰電自行車市場。”關於2013年的布局,深圳市深鈴車業有限公司大區總監對鋰電自行車這一板塊的業務很有信心。
天津科斯特電動車有限公司區域經理朱先生告訴記者,天津科斯特2007年就已經量產了,一直定位的是高端鋰電自行車,而且隻做鋰電車。
據深圳市鬆吉電動車有限公司的內部員工透露,目前鬆吉鋰電自行車月產量約3000台,占公司總產量的8%。公司聘請了3個工程師專門研發鋰電池,已由年初的3個鋰電車型增加到現在的12個。
“今年公司的鋰電自行車產量是4000輛左右,但是目前還沒有開始盈利。”廣州力優自行車有限公司總經理介紹,新公司是從廣州千裏達車業有限公司2012年5月成立的子公司,隻專注於鋰電行車的研發和生產。這家原本做傳統自行車的企業,也準備進軍鋰電自行車的市場,在2013年大幹一番。
“ 2014年鋰電自行車的市場時機將會更好。”大家普遍認為。
吆喝聲高銷量少。“本店沒有鋰電池電動車的銷售,我們也想做品牌鋰電自行車的經銷商,可是沒有聯係到這樣的渠道。”
1月16日,記者采訪深圳市南山區一家名叫奔騎電動車的專賣店,試圖了解鋰電自行車的市場銷售情況,店主劉先生用這樣一句話表達了自己的無奈。
令人驚訝的是,像劉先生這樣的電動車經銷商存在不少,在記者走訪的南山區5家電動車專賣店中就有3家專賣店因為沒有找到“合適”的鋰電池自行車廠家而放棄了銷售。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超過60%的電動自行專賣店都隻賣鉛酸電池動力的電動自行車,即使在有銷售鋰電池電動自行車的車行和賣場,銷售人員也反應更多的是以充實賣場的品牌,展示宣傳為主,鋰電自行車的實際銷量很少。
中國自行車協會調查資料表明,在中國2000多家電動自行車企業中,年銷量超過30萬以上的品牌有20個。其中銷量排名靠前的愛瑪、雅迪、新日、比德文、立馬、台鈴等知名品牌自行車廠商都推出了自己的鋰電自行車車型。
然而,目前國內大部分電動自行車企業的競爭仍然是以鉛酸自行車為主。
“我們店有鋰電自行車賣,但是由於價格和性能的原因,它的銷量並不好,一個月也就能賣出幾輛吧,而鉛酸類電動自行車平均一個月下來可以賣七八十輛,在行情好的時候還可以賣上百輛。”
深圳市寶安區一家愛瑪電動車專賣店的經理鄭傑隆坦言,以當前的行情來看,鉛酸電動自行車更受消費者歡迎。
中國的電動自行車主要是用來滿足中低端收入人群的代步要求,而歐美等發達國家的電動自行車則以運動、休閑需求為主。不同的經濟水平和消費需要催生了不同的市場需求。
“歐美等外國市場是我們鋰電自行車的主要市場,而國內的鋰電自行車市場還遠遠沒有形成規模。”台鈴認為,鋰電自行車在國內的市場投入和產出不成正比,國內做鋰電自行車的車企大多是砸錢賺吆喝。
事實上,深鈴車業所生產的台鈴鋰電自行車主要外銷歐美市場,在深圳寶安區的一家台鈴電動自行車專賣店裏,記者就沒有看到該品牌的鋰電自行車,該店所出售的全部是以鉛酸電池為動力的電動自行車。
掛羊頭賣狗肉
“目前國內的一線電動車生產企業推出鋰電自行車的主要目的是推廣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並不指望著鋰電自行車馬上就能賺大錢。”中國自行車協會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分析人士認為,通過當下流行的“節能環保”招牌擴大品牌影響力,提升整體銷量才是當前各電動自行車企大打鋰電牌的真實目的。
這也就不難解釋一些電動自行車經銷商們難以代理一線品牌鋰電自行車的原因了。借鋰電自行車這隻雞來下鉛酸自行車的蛋,這樣的雞又豈會隨便外借?
“現在愛瑪品牌的鋰電自行車基本都是廠家直銷,獨家代理。像我這家店就隻賣愛瑪這一個品牌,其中就包括鋰電自行車。”深圳市寶安區愛瑪電動車專賣店的銷售經理鄭傑隆很滿意自己代理的電動自行車品牌。
一線電動自行車廠商“借雞生蛋”,希望通過品牌效應可以提高以鉛酸電池為動力的電動自行車的銷量,經銷商們同樣也想能通過代理鋰電自行車來分一杯羹。那些位置好、實力強的經銷商們依然能夠拿到一線品牌鋰電車的代理權。
“雖然大家都說鋰電自行車怎麽好,現實的情況是鋰電自行車在店裏一個月都隻會擺幾輛,賣幾輛就去拿幾輛,就目前的情況來說根本就不靠鋰電自行車來賺錢。但是擺幾輛鋰電自行車在店裏,品味就不一樣了,來店裏看車、買車的人也要多一些。” 深圳市南山區一家經營鬆吉、奔騎等多個品牌的經銷商張先生就深諳“借雞生蛋”之道。
市場需求才是關鍵
“隨著電動自行車行業競爭的白熱化,品牌間的競爭也在向高端轉移,鋰電自行車正好充當了各大品牌高端競爭的排頭兵。”一位鋰電行業的資深投資研究專家黃先生認為,各大品牌廠商大打鋰電牌的戰略意義遠遠大於現實意義。
從短期來看鋰電自行車的銷量所占比重有限,但從長遠來看,則對品牌的推廣和整體銷量的拉升會起到積極的作用。
“但是,品牌營銷是一碼事,市場需求是另一碼事。鋰電車在現階段能打響品牌並不意味著就能夠馬上占領市場。”黃先生表示,市場的最終需求決定著鋰電車的位置,這也是當下鋰電自行車叫好卻賣不好的深層原因。
鋰電自行車在電池的穩定性、續航能力以及售後等方麵和鉛酸自行車還存在一定距離,特別是現階段的價格還遠沒有達到市場的接受程度。
“當前,在對鋰電電動自行車的開發與推動存在一種是急於求成,期望市場快速形成的傾向。客觀地講,當前使用鋰電並用鋰電替代鉛酸電池,根本沒有這種可能性。鋰電池的技術成熟度,市場的認知,消費者的認識程度上還有差距,短時間還有一段路要走。”天津自行車電動車行業協會一位資深人士指出,鋰電自行車的發 展要符合自身的規律,穩步推進。
“明知市場需求有限的情況下仍然大肆推出鋰電自行車,這在品牌推廣上是可行的,它有利於鋰電自行車的市場預熱。但是,如果大幅增加產量而不考慮市場的接受能力的話,就恐怕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一位鋰電行業資深投資人士認為,當前鋰電自行車不應盲目投入,陷入惡性競爭的誤區。而是應該建立行業標準,促使鋰電自行車行業形成生產、服務、維修、廢電池回收這樣一條完整的產業鏈。
“鋰電自行車的品牌效應正在逐步形成,‘借雞生蛋’也是鋰電自行車開始探索市場的必經階段。”高工鋰電研究所(GBII)一位高級分析師表示,“2013年鋰電自行車行業不能盲目樂觀,價格能降下來才是硬道理,操之過急則會讓電動自行車的‘鋰想’變成囧途。”
在2013年南京電動車展上大出風頭的“主角”——第6代台鈴高能效電動車,並不是“節能環保”的鋰電車。
品牌營銷總是最好用的法寶,2013年,台鈴通過事件營銷的影響力實現銷量過百萬和口碑登頂的雙項殊榮。當然同樣期待能在2014年的鋰電車市場有所斬獲,但這一切還得市場說了算。
掛“鋰電”的羊頭賣“鉛酸”的狗肉,這種“借雞生蛋”的做法雖然可以在短期內提升電動自行車總體的銷量。但是,並不意味著鋰電自行車的市場需求真的已經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