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進入华体汇体育登陆[請登錄][免費注冊(ce) ] 我的辦公室 |客服中心|English
2014年漢諾威工業(ye) 博覽會(hui) (簡稱漢諾威工博會(hui) )4月7日在德國開幕,本屆工博會(hui) 的主題為(wei) “融合的工業(ye) ——下一步”。“融合的工業(ye) ”習(xi) 慣上被稱為(wei) “工業(ye) 4.0”,這是德國在2011年漢諾威工博會(hui) 上提出的概念。在展會(hui) 上可以看到,“工業(ye) 4.0”正從(cong) 概念走向現實。同時,如何通過更好的工業(ye) 技術、智能電網技術將更多新能源輸送給現代工業(ye) 和生活,也是本屆漢諾威工博會(hui) 的重要內(nei) 容。
據悉,全球有超過5000家參展商參加了本屆工博會(hui) ,其中近600家為(wei) 中國展商,中國也成為(wei) 東(dong) 道主德國以外參展企業(ye) 最多的國家。工博會(hui) 主辦方德意誌漢諾威展覽公司董事約亨•柯克勒表示,在這次展會(hui) 上,“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將在自動化技術全球市場上扮演重要的角色。
未來的智能工廠能夠自行運轉,零件與(yu) 機器可以進行交流
在展會(hui) 上,一個(ge) 由多家德國公司聯合研發的“智能工廠”正在呈現“工業(ye) 4.0”典型的初級現實場景——展台上的一條模塊化生產(chan) 線正在生產(chan) 名片盒。與(yu) 傳(chuan) 統生產(chan) 線不同的是,關(guan) 於(yu) 製作這一名片盒的所有信息都被輸入到產(chan) 品零部件本身,這些產(chan) 品零部件通過與(yu) 生產(chan) 設備進行信息交流,指揮設備把自己生產(chan) 出來。這種自主生產(chan) 模式使得每個(ge) 產(chan) 品都具有個(ge) 性化的特征,完全滿足每位用戶的“定製”需求。
德國總理默克爾在開幕式上說,“工業(ye) 4.0”意味著未來的智能工廠能夠自行運轉,零件與(yu) 機器可以進行交流。為(wei) 了實現這樣的目標,信息通信業(ye) 、機械製造業(ye) 等行業(ye) 需要增進合作,而不能把目光隻是放在自身的領域。
蒸汽機出現以來,工業(ye) 生產(chan) 流程經曆了諸多形式的變革。而德國所提出的“工業(ye) 4.0”被認為(wei) 是未來工業(ye) 革命的先行願景。通過數字化和信息的互聯互通,推動智能生產(chan) 成為(wei) 一種技術標準,實現對生產(chan) 流程的自主監控,將使生產(chan) 對市場和客戶的需求做出快速調整。柯克勒談到,“企業(ye) 需要對市場變化作出迅速反應,保持生產(chan) 流程最大的靈活性,滿足未來更多的產(chan) 品個(ge) 性化和定製需求”。
“工業(ye) 4.0”由德國最先提出,然而德國已經警覺地發現了自己在這一領域當前的不利局麵。德國行業(ye) 專(zhuan) 家表示,德國錯失了發展信息和通訊技術的機會(hui) 。默克爾指出,目前90%的創新在歐洲之外產(chan) 生,歐洲不能錯失下一代工業(ye) 改革。默克爾同時對德國的製造業(ye) 能否及時與(yu) 現代的信息和通訊技術實現對接,保障德國製造業(ye) 在世界上的領先地位表示擔憂。有專(zhuan) 家認為(wei) ,中國在傳(chuan) 統工業(ye) 上與(yu) 世界先進製造業(ye) 還存在差距,但在信息通信技術方麵有更好的基礎,“工業(ye) 4.0”為(wei) 中國提供了更好的趕超機會(hui) 。
強化信息技術與(yu) 製造工業(ye) 的結合,才能占據“工業(ye) 4.0”的先機
從(cong) 數字化的3D打印,到虛擬車間操作技術,展會(hui) 上不乏“智能工廠”的現實版。在一家3D打印展台前,觀眾(zhong) 排起了長隊。原來這裏可以按照每個(ge) 人的真實相貌打印自己的頭像。遊客隻需站在攝像頭前拍攝不同角度的8張照片。根據這些信息,3D打印機就能打印出一個(ge) 塑料的頭像來。
“智能工廠”把訂單、加工和銷售幾個(ge) 流程壓縮在一起,同時實現了所有環節的互聯和溝通。這家3D打印展台的工程師魏爾說,“工業(ye) 4.0”是未來的發展方向,德國在製造業(ye) 方麵有很強的優(you) 勢,但信息和互聯技術不是德國的強項,目前隻有強化信息互聯技術與(yu) 製造工業(ye) 的結合,掌握技術應用上的經驗,才能占據“工業(ye) 4.0”的先機。
德國聯邦工業(ye) 協會(hui) (BDI)主席烏(wu) 爾裏希•格裏洛指出,德國在信息和通訊技術等未來技術核心領域有些落後,“歐洲企業(ye) 占全球通信和信息技術市場份額不到10%,德國錯失了成為(wei) 該領域世界領頭羊的機會(hui) 。”未來如果德國的工業(ye) 和製造業(ye) 不能彌補這一缺陷,實現製造業(ye) 與(yu) 信息互聯技術的對接,德國工業(ye) 的領先地位將可能麵臨(lin) 危機。
綠色能源仍然是本次展會(hui) 一大看點,但為(wei) 了克服新能源的分散和不穩定缺點,以智能電網為(wei) 代表的能源供應和消費技術是未來能源產(chan) 業(ye) 的發展趨勢。虛擬發電廠、組合發電廠成為(wei) 時興(xing) 的模式。這種新的“發電廠”將太陽能發電、風能發電、生物能發電以及天然氣發電幾種發電來源組合起來,形成一個(ge) 虛擬發電站。德國萊比錫市Energy2 Market公司就是這樣一個(ge) 組合發電站,幾種不同發電模式的組合可以有效改善這些新能源“單兵作戰”“靠天吃飯”的不利局麵,發揮“抱團取暖”的優(you) 勢。
製造業(ye) 是德國的強項,中國的信息互聯網技術有很好的基礎
工業(ye) 生產(chan) 的數字化和模塊化是“工業(ye) 4.0”的基礎。Eplan展台的戰略客戶經理毛煜告訴本報記者,“基本的模塊不變,但是客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搭建自己的設計和生產(chan) 平台。”目前最重要的是統一全球的模塊化標準,即大家需要標準化的“工業(ye) 語言”。
毛煜表示,傳(chuan) 統的工業(ye) 產(chan) 品生產(chan) 要走訂單、設計、驗證、生產(chan) 、銷售很長的流程。如果實現了“工業(ye) 4.0”,時間可以節省80%。
中國企業(ye) 大全公司提供的變電站自動化監控技術,也實現了數字化和互聯網接入。公司的一大創新是500千伏特高壓直流變壓器的數字化監控技術。特高壓無法直接進行數字化監控,一直是一項技術難點。大全公司通過光纖技術引出了直流數字信號,實現了對變壓器的遠程監控。
中國特變電工股份有限公司國際部副部長路坦表示,歐洲的能源電力係統發展已經比較完備和穩定,使得很多新技術得不到應用。相反,中國在超高壓輸電、特高壓輸電以及直流輸電方麵,都掌握了世界領先的自主技術,並將這種技術出口並應用到印度、非洲等國際市場。這些輸電技術可以降低能源在輸送過程中的損耗,提高了能源效率,因此是重要的綠色能源技術。
渤樂(le) 谘詢公司致力於(yu) 為(wei) 中德企業(ye) 互相投資提供谘詢平台。該公司在展台上打出了“德國製造、中國創造”的標語。該展台的項目經理米莉雅稱,中國創新技術,現在正越來越多地引入到德國企業(ye) 。製造業(ye) 是德國的強項,而信息、互聯網技術方麵,中國有很好的基礎,兩(liang) 者結合將奏響“工業(ye) 4.0”的協奏曲。
The 133rd Canton Fair was Fully Resume...
Exports of China’s Mechanical and Ele...
Exports of China’s Mechanical and Ele...
Exports of China’s Mechanical and Ele...
Exports of China’s Mechanical and Ele...
Exports of China’s Mechanical and Ele...
汽車行業(ye) :巴西10月產(chan) 量同比增長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