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進入华体汇体育登陆[請登錄][免費注冊(ce) ] 我的辦公室 |客服中心|English

  • 資訊

網友熱議電動車“行路難”

來源:中國自行車協會網 時間:2014-04-03 00:00:00

四輪汽車走的機動車道,越修越寬;可是,兩個輪子的電動自行車的道不是被機動車道蠶食,就是線路設計上不科學。電動車靈活便捷,可龐大的電動車族的路權卻難以得到有效保障。4月1日,@福建日報微博發起“電動自行車:我的路在何方?”微話題,引發不少網友共鳴:
網友@月輪穿澤:機動車道越修越寬,削弱了非機動車和行人的通行路權,而非機動車、行人通行條件差,上機動車道“鋌而走險”的比比皆是,導致通行秩序更為混亂,事故多發。城市道路建設在解決機動車路權的同時,應以人為本,而不是以機動車的通行速度為本,不能以犧牲和忽視非機動車和行人路權為代價。
網友@無言無語無影無蹤:說是倡導綠色環保低碳的生活方式,但至少在出行方麵上,我們無法感受到城市管理者對於這一理念的政策導向和執行能力。如果不能有效保障騎行一族的合法路權,城市管理者就是欺淩弱者、劫貧濟富,缺乏人文關懷。
網友@家有傑寶2010:人行天橋設計人性化不足,台階多、坡道窄而且陡,電動車推行上去得有過硬的技術,大多情況下市民隻能繞行,結果造成逆行的亂象,十字路口壓力增大。典型的就有屏東天橋和樹兜天橋,電動自行車從營跡路行至華林路上,由於天橋設計不合理,得騎行到樹兜路口才能過街。為了節省時間,相當多的電動車選擇逆行。
網友@我的愛情魔方:城市電動車的困境體現在:一、電動自行車道經常被私家車貨車占道、借道、卸貨之類的,特別是有圍欄的地方完全無法前進;二、部分機動車拐彎的時候完全不顧直行的電動車,讓人們避之不及,易造成事故;三、電動自行車道往往都是坑坑窪窪的,極不平坦,有井蓋的地方因為長期修修補補,形成高高低低的“丘陵”和“盆地”,這些地帶可謂險象環生。
網友@大褲衩在奔跑:政府關注度低,公共交通又跟不上發展速度,在保障四輪車暢通的同時,提升兩輪車暢通尤為必要!處理得好降低兩種車流的矛盾,不再相互搶道;處理不好,事故率堪憂。與其堵,不如疏……政府提前出手治理,也是關注民生的表現!
網友@csfy1232012:國家應該鼓勵 自行車和電動 自行車,限製機動車的發展。一是環境的承載能力有限,機動車尾氣排放造成環境汙染;二是機動車的危險係數高,還是自行車最安全,也最環保,而且有利於大家的健康。

||客服中心|||| |

地址:北京市東(dong) 城區建國門內(nei) 大街18號(恒基中心)辦公樓2座8層 郵編:100005

電話總機:010-58280809 傳(chuan) 真:010-58280810,010-58280820 會(hui) 員服務郵箱:member@anexpatinsingapore.com
會(hui) 員服務熱線: 010-58280888,010-58280836(工作日上午8:00-12:00 下午13:30-17:00)

Copyright © CCCME 华体汇体育登陆 版權所有 |

本網站將在文章轉載後一個(ge) 月內(nei) 支付原創作者稿酬。請未及時領取稿酬的作者及時聯係信息部,如超過6個(ge) 月未領取者,將被視為(wei) 自動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