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船舶在線
時間:2014-07-22 00:00:00
7月1日,2014年中船協海洋工程裝備分會座談會在江蘇南通召開。會議圍繞《海洋工程裝備工程實施方案》,就當前的海工形勢,科研創新,政策支持及未來發展規劃展開交流。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李柱石、中船協海工分會會長董強以及來自地方骨幹大型民營企業、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下屬主要船舶及配套企業的相關領導參加了會議。南通市市長黃愛軍就南通去年和今年上半年海工產業發展情況做了介紹。
李柱石表示,近年來,我國海工裝備產業取得了長足進步,海工裝備製造領域的建造能力和市場份額不斷提高,在世界上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不過,船市下行後,隨著一些企業轉行海工,在擴大海工領域的同時,也給行業帶來隱患。他表示,通過此次座談會對當前海工發展形勢的介紹以及行業政策的解讀、理解、學習,希望能幫助企業少走彎路,進一步提高企業海工裝備產業的國際競爭能力,促進行業健康持續發展。
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秘書長王錦連匯報了《海洋工程裝備工程實施方案》的出台背景及編製過程,並對該《方案》做了解讀。他表示,實施方案對促進海工產業發展,提高產業安全,提高產業競爭力十分重要,對產業持續穩定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他表示,此次出台的《海洋工程裝備工程實施方案》有以下特點:一方麵,《方案》的主要任務與工程目標中高度集中,重點突出,其目的旨在解決我國海洋工程裝備存在的三大問題:一是,要解決我國海洋工程裝備自主設計、創新能力不足以及核心技術,全麵技術依靠國外的問題;二是解決本土化配套能力嚴重不足,關鍵設備和係統基本依靠進口的問題;三是要解決產業鏈不全、總承包能力弱,國際市場份額小的問題。另一方麵,該《方案》提出的組織方式是通過三個途徑,即海油氣資源開發裝備創新發展、深海油氣資源開發裝備應用示範、深海油氣資源開發裝備創新公共平台建設三個專項來實現工程目標和主要任務,而且三個專項對每個專項實施的原則,重點做了比較清晰的闡述,有助於企業消化理解。
中船工業經濟研究院劉貴浙對上半年全球海工市場發展情況做了分析。他指出,今年上半年,全球海工成交額約為239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33%。全球鑽進平台、生產平台、海洋工程船等海工細分市場均有所下滑,自升士鑽井平台訂單明顯回落,但依然占鑽井平台成交數量和金額的一半以上,主流鑽井承包商對下單持謹慎態度,鑽井平台訂造方主要是來自亞洲的新興承包商和投機商,絕大部分沒有租約。同時,他指出,今明兩年,為應對油價下行和成本上漲,油氣公司將延續去年下半年以來放緩投資的步伐,現金流將會顯著改善,同時海工市場總成交規模和各細分市場均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回調。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副總經理、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海工分會會長董強做了會議總結,他說本次會議與會代表就加快發展我國海工裝備製造業達成六點共識。一是各海工裝備企業要根據各自的特點有序發展,避免行業內惡性競爭;二是海工產業發展即要有政府支持,更需要有行業自律。既要有企業自身努力,持續改進,提升競爭力,也要國家政策持續支持,特別是民營企業發展更離不開國家的政策支持。三是海工企業發展仍處在戰略機遇期,麵臨挑戰和風險。企業要找準市場定位,有所為有所不為,個企業要在細分市場中要找準定位,如太平洋建造的海工船、南通中遠船塢的圓筒型FPSO等。四是海工企業要注重海工設計技術開發、自主知識產權和標準的製定。五是海工產業應加強上下遊產業合作協調發展。要繼續做好與鋼鐵協會、中國船級社、配套機構的合作與交流,要協同創新、協同發展。六是海工企業要更加關注海工項目的風險防控。
董強還對海工分會的工作提出了四點建議:一是協會繼續組織好海工領域的企業交流、風險防範、標準製定等事宜;二是加強同海工相關產業協調,共同推進海工產業發展。沒有項目,海工產業發展會比較困難。三是希望協會幫助企業解決融資難問題。四是建議協會加強對產業更大項目的推動,通過重大項目推動帶動產業發展。
座談會上,與會單位負責人還就當前海洋工程裝備產業出現的問題集思廣益,出謀劃策,並達成共識。與會人員表示,海工產業發展既要有政府政策支持,更需要行業自律,既要有企業自身努力,持續改進,提升競爭力,也要國家政策持續支持,特別是民營企業發展更離不開國家的政策支持。此外,一些企業負責人對海工發展提出建議:一是希望中船協充分發揮牽線搭橋的作用,在產業發展方向、市場動態、風險防範、標準製定等方麵加強行業交流;二是加強同海工產業相關產業的協調,通過重大項目的推動帶動產業發展;三是希望行業管理部門幫助企業爭取銀行支持,緩解融資難的問題,促進行業發展。
此外,7月2日,參會人員參觀了上海振華重工集團(南通)傳動機械有限公司、南通中遠船務工程有限公司啟東海工基地。兩家企業負責人就各自企業當前的生產現狀、產品特點以及發展規劃等分別做了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