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上海市自行車協會網
時間:2014-08-05 00:00:00
雖然因意外事故不斷,中國大陸曾禁止電動自行車上路,但為了改善空氣汙染現狀,目前各地已陸續解禁,使得相關商機不斷發酵。據悉,大陸電動自行車數量已從上世紀90年代的幾萬輛,一路飆升到目前的兩億輛,每5輛自行車當中,就有1輛是電動自行車。
對於這個潛力無窮的市場,台商雙雄——捷安特和美利達也積極布局。對捷安特而言,雖然供應鏈深入全球,但受經濟形勢影響,美國和日本市場的銷售不見起色,反 而是中國大陸市場在2013年前三季度銷售額逆市增長28%,電動自行車所占比率也越來越高。為了能夠抓住大陸消費者的心,捷安特在大陸設立電動車公司, 投入龐大資源,專責電動車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今年年底,美利達超過5000平方米的電動自行車專用廠房將在台灣地區落 成,2015年第一季度有望正式啟用。在新廠房效應的加持下,美利達目前以歐美市場為主的高端電動車銷售將再添動能,同時,銷售市場也將逐年擴大到亞洲, 擁有廣大電動自行車消費人口的大陸自然也是重點。
不過,電動自行車產業如果要在大陸繼續穩健發展,車型輕便化、節能化將是大勢所趨。
目前,大陸電動自行車主要采用鉛酸蓄電池,光是電池本身就重達10公斤,車主必須使盡力氣才能拉動車身。為了改善這個困境,目前已有廠商開始采用重量隻有 3.5公斤左右的鋰電池。此外,最時髦的是使用太陽能電池,由於體積小、零汙染,目前也有廠商研發將其應用在電動自行車上,使電動自行車市場吹起輕量化風 潮。
另一個攸關電動自行車輕量化的主要因素就是車身新型材料的開發應用,包括碳纖維、鎂合金,都是帶動這波浪潮的生力軍。其中,碳 纖維材料的優異性能被認為十分適合電動自行車,不但強度高、彈性好、耐腐蝕、密度輕,而且使用壽命也較長。鎂合金在實用金屬中重量最輕,密度小、承受衝擊 力範圍也大,同樣也是備受矚目的新材料。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大陸對關鍵零組件的研發能力已有長足進步,在電池能量密度、深循環壽命 等性能指針上,和全球一流品牌相比也毫不遜色。台灣長期在電子、機械業積累了不少研發軟實力,信息通信技術產業的領先地位也有目共睹。兩岸如果能在電動自 行車產業方麵合作,將有望成為全球電動自行車產業新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