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青年報
時間:2014-09-03 00:00:00
法國《新觀察家》雜誌近期撰文報稱,為了滿足中國遊客的需求,希爾頓巴黎凱旋門酒店到了“鞠躬盡瘁”的地步:菜單上增添了迎合中國遊客胃口的白米粥、炒麵和“熟透”的煮雞蛋,房間裏準備了茶葉,從今年秋天開始,還會有講普通話的服務人員向中國客人問好。
法國外長法比尤斯不久前斬釘截鐵地宣布,法國高級酒店一定要鋪上紅地毯迎接中國遊客,讓他們盡快忘卻巴黎發生過的不愉快的打劫事件。為了表達誠意,今年4月,外長還親赴巴黎機場,同剛下飛機的中國遊客握手,歡迎他們來巴黎遊玩。不誇張地說,巴黎,甚至整個法國,正在進入“中國時刻”。
法國政府統計顯示,2013年共有150萬中國遊客前往法國,而這個數字在以每年20%的速度增加。自從今年一月法國推行48個小時內為中國遊客發放簽證的措施以來,申請簽證人數增加了40%。法國人實在沒有理由無視如此巨大的市場。但他們一方麵盡力而積極地迎合著中國遊客的喜好,另一方麵卻對中國遊客的行為感到新鮮和費解。
法國旅遊業內人士認為,現在的中國遊客與十幾年前大不相同,已經由“集體行為”變成了“個人行為”。那種一群人被塞在擁擠的小車裏四處觀光的時代結束了。現在的中國人來法國是為了尋求一種“浪漫情調”,旅遊的內容也是“一半參觀,一半購物”。他們會先看看埃菲爾鐵塔,再去逛逛“對中國人非常友好”的盧浮宮,聽著中文解說器的講解,順著漢語指示牌前行,願意的話,還可以雇傭博物館裏配備的翻譯。從盧浮宮出來,在瑪爾利咖啡館吃些甜點,然後奔赴香榭麗舍大街,在路易·威登店買一個印著自己名字首字母的包,再去La Boétie藥妝店“囤點兒貨”,會說漢語的導購會幫助他們找到一切所需品。在法國人眼裏,新時代的中國遊客“非常有錢”,而且揮金如土,購物占據了他們旅行總消費的40%,平均每個中國遊客購物消費達1200歐元左右。
法國業界人士認為,對中國人來說,“最浪漫的事”還要屬“法蘭西式婚禮”。這種“優雅的極致”,成為近幾年來中國遊客追捧的新時尚,承辦婚禮的旅行機構也因此迅猛增加。普羅旺斯旅行社的亨麗埃特·威爾斯提格女士發現,對中國人來說,在法國古老的小教堂裏,在神父的見證下,彼此許下愛情的誓言,是一次充滿靈性的經曆。她每年為中國人舉辦的婚禮大約有4場,每場花費在4000至5000歐元左右。
不過中國遊客的“奇思異想”,有時也會令法國旅行社頭疼。亨麗埃特·威爾斯提格回憶說,越是有錢的中國遊客,提出的要求就越誇張。“曾經有幾個中國遊客要求駕駛方程式賽車或是殲擊機,這根本是不可能的!”
法國媒體總結說,想要更好地理解中國人的行為,首先要更好地了解中國的文化。不過要做到這一點卻並不容易。盡管中法建交已有50年,但大多數法國人對中國的認識還停留在想象階段,就連有些所謂的專家對中國文化也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研究中國風水的法國專家卡洛琳娜·拉馬蘇爾女士建議法國酒店建築不要使用透明的大梁,因為“中國人不喜歡,覺得會掉下來。”她還說,中國人不喜歡66這個房間號,對5層也不喜歡。
8月1日,在巴黎克萊貝爾大街新開張的半島酒店,在門口立著兩隻石獅子,酒店市場銷售迪迪埃·阿爾諾先生說,“這是為了讓中國遊客感到安心”。迪迪埃·阿爾諾注意到有些中國人會在房間地上吐痰,他覺得這可能也是一種文化習慣,所以“應該去適應”。
現在唯一讓法國人遺憾的是,他們絕大多數的商店到了周日就關門了,這讓中國遊客“不得不跑去英國消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