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杭州網
時間:2014-09-16 00:00:00
海外訂單又排到了兩三年之後
高附加值集裝箱船取代散貨船
“造船廠的經營壓力還是有的,不過和前兩年相比,已經好很多了。”舟山鑫亞船舶修造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鄔誌祥說,今年公司的新接訂單量和去年相比,明顯提高。他認為,這和國際航運業的逐漸複蘇有關,接下來,隨著國家對整個造船業的宏觀調整,進一步優勝劣汰,造船業的效益將得到進一步提升。
9月3日,國務院發布若幹意見促進海運業健康發展。這是建國以來,國家層麵出台的第一個關於海運業經濟發展的意見。由於時逢海運經濟的低潮期,業內普遍認為,該意見的出台將提振行業的信心,促進經濟回暖。而對造船業大省浙江來說,獲益將更加明顯。
7家船企入圍“造船業白名單”
9月3日傍晚,工信部裝備工業司公示了首批入圍《船舶行業規範條件》的企業名單,共有51家企業入圍。除中船工業、中船重工、中遠、中外運等幾大國資集團旗下船廠外,有6個省份的船企入圍。其中浙江有金海重工、浙江歐華和揚帆集團等7家船企入圍,入圍船企數量僅次於江蘇。
《船舶行業規範條件》去年11月由工信部發布。這份文件對國內造船企業的生產設施、建造技術、質量保證體係、節能環保等多個環節提出要求,計劃以提高行業標準化解產能過剩的矛盾,淘汰落後產能。
按照去年文件發布時工信部配發的解讀,“造船白名單”將為國家和地方的政策支持提供依據,引導社會資源向符合條件的優勢造船企業集中。這意味著銀行信貸和政府補貼,未來都將向進入名單的船企繼續傾斜。
作為造船業大省,這一規劃的出台,使得浙江有望成為受益最大的省市之一。在杭州海關發布的今年8月份浙江外貿數據中,特意提到了浙江船舶出口的回暖跡象:8月份當月出口17.3億元,增長15.6%。這樣的增幅在近年來長期低迷的浙江造船業尤其亮眼。
國際航運業複蘇利好造船業
近日,舟山大神洲造船有限公司為美國BT公司建造的節能型綠色散貨船順利下水。這是美國BT公司定製四艘該型號的第一艘,油耗比之前船型一天大概要省五六噸油,是市場青睞的新型散貨船,由於節能環保,客戶一次性預訂了4艘。
2008年後,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航運市場持續低迷,造船業遭遇寒冬,許多船廠陷入無船可造的境地。如今,這一現象正在得到改觀,浙江的不少船廠,訂單又開始排到兩三年之後。
衡量全球貿易的重要指標––波羅的海幹散貨運價指數(BDI)在最近一個多月裏大漲近60%,從8月1日的751點,攀升至9月10日的1197點。業內人士分析稱,低迷依舊的航運業出現複蘇苗頭。
隨之而來的是,眾多造船企業的散貨船訂單開始出現回升勢頭。8月份,舟山中遠船務從一家亞洲船東獲得2艘散貨船訂單,總價值超過5600萬美元,新船預計分別在2016年第四季度和2017年第一季度交付。同樣在8月,浙江增洲造船有限公司從美國金融公司MarineCapital獲得了5艘小靈便型散貨船訂單。
據浙江省船舶行業協會統計顯示,今年前七個月,重點船舶企業的產值達到了425億元,同比增長了13%,新接船舶訂單203艘,合計585萬載重噸,同比增幅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