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民航報
時間:2014-10-13 00:00:00
《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記者鄭雪 報道:低成本航空公司的發展已經成為全球航空市場上不可逆轉的趨勢。《航空公司商務》雜誌低成本航空公司調查顯示,低成本航空公司2013年的表現差強人意,年客運量和盈利能力都穩步提高。
在年客運量方麵,全球75家主要低成本航空公司2013年的客運量增長近10%,達8.01億人次。這相當於每4名旅客中,就至少有1名旅客選擇低成本航空公司出行。美國西南航空、愛爾蘭瑞安航空和英國易捷航空仍然是年客運量最大的低成本航空公司,他們總的客運量超過了2.75億人次。同時,有20多家低成本航空公司的年客運量超過了1000萬人次。雖然美國西南航空的年客運量出現了小幅下降,但其他低成本航空公司卻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如亞太地區的獅航、靛藍航空,以及歐洲的伏林航空等。
在收入方麵,美國西南航空的收入最高,達177億美元;瑞安航空的收入為68億美元,排第2名;易捷航空以66億美元屈居第3位。盈利能力最強的航空公司是低成本航空的“鼻祖”美國西南航空,其2013年的淨利潤為7.54億美元。雖然瑞安航空的利潤出現了下降,但仍然是歐洲最大的低成本航空公司,其淨利潤為7.02億美元,排全球第2名。易捷航空在收入增長8.9%的情況下,淨利潤增長了53.9%,達6.21億美元,排全球第3名。值得注意的是,在印度航空業發展遭遇重重困難之際,靛藍航空卻鶴立雞群。該公司2013年的收入增長了45.9%,達17.4億美元;淨利潤為1.44億美元,是2012年淨利潤的5倍多。
從近兩年的發展趨勢來看,越來越多的低成本航空公司開始去征服新的“領地”——商務航空市場和中遠程市場。比如,瑞安航空在利潤下降後,采取了一係列提高旅客服務水平的措施,以吸引商務旅客;捷藍航空則在部分航線上推出了平躺式座椅和個性化“套房”。如今,低成本航空公司與網絡型航空公司的商務旅客爭奪戰已經硝煙彌漫。可以預見,這種競爭未來將愈演愈烈,尤其是在中短程市場上。
不過,低成本航空公司對中遠程市場的角逐並不會像對商務旅客的爭奪那麽順利。雖然亞航X在泰國成立了子公司,挪威航空計劃開通更多的遠程航線,但他們的財務表現並不讓人樂觀。2013年,亞航X由盈轉虧;挪威航空雖然客運量增長了17.1%,但淨利潤減少了31.7%。今年第一季度,亞航X和挪威航空都陷入了虧損的境地。無疑,遠程低成本航空市場並非“好啃的骨頭”,遠程低成本航空公司的未來發展也不會一帆風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