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進入华体汇体育登陆[請登錄][免費注冊(ce) ] 我的辦公室 |客服中心|English

  • 資訊

造船業掀起“海工熱” 上半年接單79億美元居全球首位

來源:證券日報 時間:2014-11-25 00:00:00

受民用造船訂單下降影響,國內的造船業一直在低穀徘徊,為了扭虧為盈,眾多船企紛紛轉型向更有前景的海洋工程轉型。

據公開數據顯示,2014年上半年,中國船廠新接海工裝備訂單總數為81台,占全球訂單比重32.43%,超過韓國、新加坡,居首位,此外,中國所接的海工訂單中,絕大部分集中在六大船企。

產能過剩有待消化

目前,業內已經對造船業的複蘇達成了共識,就是要等產能過剩化解後才能實現行業真正的複蘇。但是,如何才能化解造船業的產能過剩呢?

對此,有業內人士提出建議,“鼓勵造船產能向海洋工程裝備領域轉移”。不過,該人士同時提出,由於該領域門檻較高,因此,應該由比較有能力的大型造船廠來投資更保險.

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航運市場分析部副主任周德全表示,向海洋工程裝備領域轉移是當前的大勢所趨,但是基於早前的一些經驗教訓,要遏製眾企業蜂擁而至的情況,還要考慮造船企業的具體情況、市場需求等多方麵因素,鼓勵有實力的企業轉移。若造船企業盲目進入海工裝備領域,還會不可避免的出現產能過剩的現象。

據記者了解,國內造船業已經出現大批造船廠在承接海工相關業務,大船廠承接大項目,小船廠則承接小項目。但有一家從事海洋工程項目的中小船廠相關負責人向《證券日報》記者抱怨,雖然都說海工項目前景好,但我們船廠在海工項目上也僅是獲得微利而已。

國內造船業掀起的“海工熱”效果顯著。2014年上半年,海工裝備接單總數為194台,訂單總金額為244億美金。具體來講,中國接單比重約占全球三分之一,超越韓國和新加坡,居世界首位。

其中,2014年上半年,中國海工裝備接單量為81台,訂單總額為79億美金,韓國接單量為4台,訂單總額為29.9億美金,新加坡接單量為12台,訂單總額為29.6億美金。

中船重工搶海洋工程蛋糕

數據顯示,2014年上半年,全國海工裝備新接訂單主要集中在中船重工、中遠集團、中集集團、招商局國際、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和振華重工6大船企中。經過計算,2014年上半年,上述6大船企接單量占全國接單總量的61.73%;上述6大船企接單的總金額占全國接單總額的81.04%。

“不過,雖然接單數量多,但主要停留在鑽井裝置層麵,沒有進入最難的生產平台。”中國船舶工業集團、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海工商務拓展總監、海工業務總監陳巍旻如是說。

對此,中船重工相關負責人向《證券日報》記者解釋道:“在目前的造船企業中,多數企業由於海洋鑽井平台多為進口,因此遭遇壓價、低價等待遇,最後造成毛利率為零的結果。”

有業內人士表示,如果承接海洋工程訂單的話,最好還是要有自己的專利技術,能夠自主研發。“隻有大型船廠才能承接大型海洋工程項目,這不僅僅涉及到船廠要有自己的專業研發隊伍和大量的資金投入,還需要大量有經驗的專業人才組成專業團隊才有能力克服項目帶來的各種困難。”

據了解,為了搶占海洋工程市場這塊大蛋糕,中船重工旗下的大船集團確立了大力發展海洋工程作為調整產業結構的重點發展方向,目前已經形成了海工產品建造、修理、改裝“三箭齊發”的生產格局,進一步確立了大船集團在海洋工程領域國內領先地位。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大船集團共承接鑽井平台13座。

近年來,大船集團不斷強化海工產品自主研發水平,先後建造了50英尺、300英尺、350英尺及400英尺係列自升式平台,尤其是400英尺自升式鑽井平台、3000米深水半潛式鑽井平台,這些產品已經成為大船集團“品牌”產品。

“在這些係列平台建造上,大船集團通過產業化建造,有效縮短了平台水下舾裝周期,穩步推進樁腿自行製作項目工藝,產品建造質量不僅得到客戶的高度讚譽,而且為訂單承接贏得砝碼。”公司相關人士如是說。

||客服中心|||| |

地址:北京市東(dong) 城區建國門內(nei) 大街18號(恒基中心)辦公樓2座8層 郵編:100005

電話總機:010-58280809 傳(chuan) 真:010-58280810,010-58280820 會(hui) 員服務郵箱:member@anexpatinsingapore.com
會(hui) 員服務熱線: 010-58280888,010-58280836(工作日上午8:00-12:00 下午13:30-17:00)

Copyright © CCCME 华体汇体育登陆 版權所有 |

本網站將在文章轉載後一個(ge) 月內(nei) 支付原創作者稿酬。請未及時領取稿酬的作者及時聯係信息部,如超過6個(ge) 月未領取者,將被視為(wei) 自動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