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觀察報
時間:2014-11-25 00:00:00
11月11日,丹麥穆勒馬士基集團(下稱“馬士基”)發布了2014第三季度財報。數據顯示,馬士基第三季度實現盈利15億美元,同比增加3億美元。
與此同時,居世界十大著名船公司之首的馬士基還預測,隨著航運市場運力不斷增加,正在出現過剩現象,而由此導致的是運價已經開始下跌。馬士基(中國)航運有限公司華北區總裁方雪剛稱,對於船公司而言,未來要想生存下去,就必須努力降低成本。
因此,對馬士基來說,為了節約成本,加快推動與另一巨頭地中海航運(MSC)的2M聯盟顯得極為迫切。馬士基中國總裁彥辭對經濟觀察報透露,2M聯盟每年將能夠節省3.5萬美元的成本。
7月10日,馬士基航運宣布將與地中海航運在亞歐、跨大西洋(13.31, -0.36,-2.63%)、跨太平洋航線上進行為期10年的船舶共享協議(VSA)。彥辭11月12日透露,2M聯盟已經按照要求向中國交通部報備,按計劃明年初正式運營。
事實上,早在去年6月,馬士基曾計劃與地中海航運、法國達飛海運集團組件名為P3的聯盟,但最終該聯盟因壟斷嫌疑於今年6月份被中國商務部否決。
從P3到2M
10月9日,美國聯邦海事委員會宣布馬士基與地中海航運的船舶共享協議可以生效。美國聯邦海事委員會是2M聯盟需要獲得批複的最後一個監管機構。據悉,2M聯盟包括約185艘船舶,預計運力為210萬標準集裝箱(TEU),涉及21條航線,占世界貨運量的三分之一。其中,馬士基航運投入的運力將占總運力55%。
彥辭告訴經濟觀察報,馬士基已經按照要求向中國交通部進行了備案。如果交通部沒有提出意見,則明年年初2M聯盟將開始正式運營。
值得注意的是,2M聯盟並不需要獲得商務部的審批。對此,彥辭解釋稱,與之前P3聯盟不一樣,2M聯盟僅是一個鬆散的聯盟,與其他的聯盟一樣,因而在中國僅需要報備就可。
由於2M在東西航線上的運力份額不足30%,不在中國《反壟斷法》的範圍內,因而無需商務部的審批。
事實上,早在去年6月中旬,馬士基、地中海航運、達飛海運集團曾達成協議,擬在東西向航線上組件名為P3網絡的長期運營聯盟。
P3網絡將在亞歐航線、跨太平洋航線和跨大西洋航線上部署260萬標箱的運力,其初步計劃是在29條航線上投放255艘集裝箱船。為了便於管理P3聯盟,三方將成立一個聯合船舶操作中心進行獨立運營。
但讓P3聯盟成員沒有想到的是,該聯盟最終未能通過中國商務部的反壟斷審查。中國商務部於今年6月17日否決了P3聯盟計劃。
業內人士稱,P3聯盟之所以沒有獲得通過,係因該聯盟市場份額過大,涉嫌壟斷。此外,該聯盟的組建將對中國遠洋(4.78, -0.14, -2.85%)、中海集運(3.31, -0.07, -2.07%)等中國船運企業造成衝擊。
根據中國商務部此前認定的P3網絡在亞歐航線的份額計算,馬士基航運、地中海航運和達飛輪船占比分別為20.6%、15.2% 和10.9%,合計運力份額高達46.7%,因而具有明顯的市場控製力。
彥辭稱,馬士基對商務部的決定完全理解。因而在此基礎上,決定進行相應的調整。不久之後,馬士基與地中海航運便決定盡快成立2M聯盟。“與P3聯盟不一樣的是,P3聯盟有法人實體,而2M聯盟僅是艙位共享,是一個鬆散的聯盟,因而不需要經過審批流程。”彥辭說。
成本控製
11月12日,馬士基集團旗下馬士基航運公司也公布了第三季度報告,數據顯示,第三季度馬士基航運營收為70.74億美元。
當日,波羅的海貿易海運交易所幹散貨運價指數周三連續第三日下跌,幹散貨運價指數下跌43點,跌幅達到3.14%,報1327點。
從10月份以來,航運運價總體呈下跌趨勢。對此,馬士基集團首席執行官Nils Smedegaard Andersen警告稱,未來集運運價將繼續下跌。
馬士基航運北亞區總裁施敏夫曾表示,過去5年,運價呈下降趨勢,平均每年下降1.5%~2%。運價下滑主要基於兩點原因:第一是全球貿易需求量較低迷;第二是市場運力過剩。
方雪剛說,對於船公司而言,生存下來的唯一辦法就是降低成本。據他預測,2014年全球海運集裝箱的需求增長為3~5%。與此同時,全球集裝箱運力的增長則高於需求的增長。這意味著運力過剩仍將困擾著航運市場。
事實上,無論是成立P3聯盟還是2M聯盟,馬士基的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降低運營成本。“這是節約成本計劃的一部分。”彥辭說。
除了通過成立聯盟來實現船舶共享以節省成本外,馬士基還不斷地在降低其單箱成本、以及設法降低然後成本。
第三季度,馬士基集團利潤增幅高達25%。方雪剛說,利潤主要來源於馬士基的成本優勢,以及成本節省。
從2012年至今,馬士基航運的單箱成本在不斷下降。根據馬士基的財報顯示,2013年,馬士基的單箱成本從3054美元下降323美元至2731美元。而2014年第三季度,則同比下降了25美元,至2597美元。
與此同時,馬士基航運的燃油成本也在不斷下降。方雪剛稱,第三季度馬士基航運的單箱燃油成本下降5.9%。
記者了解到,馬士基單箱成本以及燃油成本下降得益於該公司的大船計劃。馬士基集團之前共預定了20艘3E級船舶,將覆蓋上海、寧波、鹽田、香港四個中國港口。
事實上,從去年7月份開始,馬士基從韓國定做的長達400米的全球最大的3E級集裝箱船舶陸續投入使用。
據馬士基航運的計算顯示,這種新型船每集裝箱的油耗比常規的1.31萬標準箱船要低35%,比歐亞貿易航線上的平均單位油耗水平要低50%,比EmmaMaersk號要低20%。
據方雪剛透露,目前已經有12艘3E級船舶投入到了使用過程中。這些超大型集裝箱船將全部投放在亞歐航線上。目前,馬士基已擁有亞歐航線集運最大的市場份額,運輸量占航線貨量的2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