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進入华体汇体育登陆[請登錄][免費注冊(ce) ] 我的辦公室 |客服中心|English

  • 資訊

低門檻時代過去,電動自行車發展受挫

來源:中工網 時間:2014-12-04 00:00:00

  在前不久召開的第32屆江蘇自行車電動車交易會上,中國自行車協會理事長馬中超透露,全國電動自行車產銷量16年來首次出現負增長。
  加上近期廣州正在討論的關於電動自行車的“五禁”規定,讓這個行業的發展變得“五味雜陳”。
  中國自行車協會數據顯示,今年1~7月,規模以上企業電動自行車產量1483.5萬輛,同比下降2.2%。1~3月產量同比增長是0.7%,自4月開始,連續負增長。
  助力車專業委員會重點企業檢測結果顯示,1~8月電動自行車產量775.8萬輛,同比下降4.98%。
  這結束了過去幾年該行業保持的20%~30%的高增長率,行業發展的拐點提前到來。
  馬中超說,由於電動自行車行業產銷一體的特點,前者的低迷使得渠道的整合現象比較普遍。由此,品牌專賣店的數量開始明顯減少。“一家電動自行車企業的經銷商說,他們去年在河北某地的電動自行車專賣店有24家,今年隻剩下9家”。
  電動自行車行業經曆了10多年的高速發展,行業洗牌加劇,企業已經從原先的2600多家減少到369家。業內普遍認為,電動自行車產業集中度不斷增加,低門檻、低質化的時代已經過去,如今麵臨著更大的挑戰。
電動自行車的市場已趨飽和
  業內按車輪數量把電動車分為“兩輪”車和“三輪”車,後者兼具交通工具和生產工具的功能,因此,電動三輪車在鄉鎮更有市場。
  馬中超說,到今年年底,兩輪電動自行車的保有量將接近兩億輛,在城市,市場已趨於“飽和”,隻能搶占農村市場,但那裏幾乎已經是電動三輪車的天下。相關數據顯示,2013年電動三輪車產量是700萬輛,今年預計會突破1000萬輛。隨著準入門檻的降低,各地已經形成了電動兩輪、三輪、四輪一同發展的局麵。
  目前,江蘇省的電動自行車保有量達3500萬輛,城鎮和農村各占50%。按人口分布結構看,城鎮接近每3人有一輛,農村接近每3人就有兩輛。消費結構變化也帶來產業格局變遷。馬中超分析說,經過10多年發展,電動自行車已成為人們日常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電動自行車一半以上市場在城市,早年進入市場的那批電動自行車應該進入更新換代期,但大量同質化、低質化、低價格的產品充斥市場,加之消費者對電動自行車的新鮮感漸漸消失,電動自行車不再受追捧,在業界看來,這些因素增大了電動自行車行業規模擴張的難度。
  “如果沒有顛覆性的產品出現,靠現有的技術、設計,很難刺激和拉動消費新需求。”馬中超說。
  浙江綠源電動車有限公司董事長倪捷則認為,以往電動自行車領域存在的發展泡沫正在被擠掉。
電動自行車很難走出國門
  作為輕便交通工具,自行車和電動自行車在國際市場上也享受不同的國際待遇。電動自行車大多在國內售賣,一直很難走出國門,這是電動自行車行業發展遭遇的窘境。
  據了解,電動自行車出口占總量的比例始終在2%左右徘徊,即使2013年出口達到創紀錄的81萬輛,也隻占總產量的2.5%。
  “出口的增長不足以填補國內市場的萎縮。”馬中超說,國外市場增長過慢,市場的重心始終離不開國內。
  目前,國內電動自行車出口主要瞄準發展中國家,大部分以鋰離子電池自行車為主。
  近年來,國內電動車企業一直致力於提高鋰電池電動自行車的出口比例,但是效果欠佳。
  倪捷說,鉛酸電池安全穩定,而鋰離子電池由於電壓高,大家都覺得有安全隱患。另外,鋰離子電池價格是鉛酸電池的一倍,所以在中低端市場上,鉛酸電池的電動車比鋰離子電池的電動車更流行。
  江蘇新日電動車股份有限公司總裁趙學忠也認為,電池是影響電動車出口的“攔路虎”。中國97.5%的電動自行車配置鉛酸電池,而歐美發達國家主推鋰電池。新日往年產量增速在15%以上,今年將降至10%左右。全年預計出口5萬輛,占總產量的2%。
“新國標”難產導致產業政策不明朗
  國內一家電動自行車企業負責人稱,電動自行車新國標遲遲未出台,實際上反映了行業技術發展領先於標準製定和管理立法的尷尬現實。
  趙學忠認為,電動自行車“新國標”多年難產,阻礙電動自行車走向國際市場,在國內造成監管混亂,讓製造商和經銷商無所適從。
  馬中超說,電動自行車國家標準99版頒布至今已經15年了,由於多方麵原因,修訂工作始終未能完成,由於該標準內容存在某些缺陷,沒有能夠促進行業健康有序發展,導致“超標車”泛濫,電動自行車交通事故多發、易發。
  由於新國標遲遲不能出台,也使得電動自行車在“夾縫”中生存的狀態預計還將持續。
  馬中超說,經過近3年的努力,國標討論的分歧雖然在行業內已大大減少,但在行業外,質疑、爭論仍然很大,電動自行車的負麵形象很難改變。馬中超介紹,國家各有關部委其實很重視電動自行車的管理工作,一致認為不能任由目前的亂象繼續發展下去,應該積極采取措施,規範行業的發展。
  近期,廣州規定的“五禁”把電動自行車推上前台,讓電動車行業冬天更加寒冷。
  日前,倪捷耗時3月完成了《電動自行車快速發展對交通安全的影響研究白皮書》,他查閱整理了最近10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事故統計年報》,同時也參考了國外文獻,認為“與自行車、摩托車相比,電動自行車還是安全的交通工具之一”。
  倪捷的研究以2004年為時間起點,對比了自行車、摩托車、電動自行車三大兩輪出行交通工具10年來的交通事故數據率,其中特別是以現代道路交通安全代價指標“萬人死亡率”、“萬人受傷率”為參考比較。3種交通工具對比分析得出,電動自行車雖然保有量在不斷增長,但是其萬人死亡率是三大兩輪車中最低的。
  倪捷說,一些地方政府以事故率的上升、死亡人數的增加,作出電動自行車發展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的結論,並推動了相關“禁止”、“嚴管”、“規範”之類的政策。
  馬中超說,電動自行車作為綠色出行方式,理應在恰當管理的前提下得到推廣。政府應細化城市管理,承擔起維護交通安全的責任,而不是簡單地對電動自行車一禁了之。

||客服中心|||| |

地址:北京市東(dong) 城區建國門內(nei) 大街18號(恒基中心)辦公樓2座8層 郵編:100005

電話總機:010-58280809 傳(chuan) 真:010-58280810,010-58280820 會(hui) 員服務郵箱:member@anexpatinsingapore.com
會(hui) 員服務熱線: 010-58280888,010-58280836(工作日上午8:00-12:00 下午13:30-17:00)

Copyright © CCCME 华体汇体育登陆 版權所有 |

本網站將在文章轉載後一個(ge) 月內(nei) 支付原創作者稿酬。請未及時領取稿酬的作者及時聯係信息部,如超過6個(ge) 月未領取者,將被視為(wei) 自動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