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製造網
時間:2015-01-05 00:00:00
這幾年,國內軸承行業的整體生產規模不斷擴大,軸承企業的數量急劇增加。在近2000家企業當中,將近一半數量屬於大型企業。
2014年以來,我國五金軸承工業製造工藝和工藝裝備技術發展緩慢,車加工數控率低,磨加工自動化水平低,全國僅有200多條自動生產線。大多數企業,尤其是國有老企業中作為生產主力的仍是傳統設備。對軸承壽命和可靠性至關重要的先進熱處理工藝和裝備,如控製氣氛保護加熱、雙細化、貝氏體淬火等覆蓋率低,許多技術難題攻關未能取得突破。然而,隨著市場的發展,用戶對軸承產品的精度、性能、種類等的要求越來越高,這也演變為市場對高檔軸承的需求大大增加了。為了滿足這一需求,軸承行業應該大力提高軸承產品水平與質量。
軸承鋼新鋼種的研發,鋼材質量的提高,潤滑、冷卻、清洗和磨料磨具等相關技術的研發,尚不能適應軸承產品水平和質量提高的要求。因而造成工序能力指數低,一致性差,產品加工尺寸離散度大,產品內在質量不穩定而影響軸承的精度、性能、壽命和可靠性。
回顧我國軸承行業的發展曆程,“十五”、“十一五”期間,全行業技術進步非常之明顯,加上軸承工業協會在全行業搞了一次技術攻關,使產品的壽命、可靠性、噪聲、材料等技術都有了巨大進步,尤其是小型、微型軸承,但是後來,由於企業間競爭日趨激烈,一些企業並不願意把專項技術拿出來與同行分享,這種私心使得進步就慢了一些。
作為我國重點發展的一種基礎性產業,軸承行業發展速度雖然不快,但是卻已經具備了較大的生產能力。國家政策對軸承行業發展給予了大力支持,在這樣的形勢下,軸承行業經濟規模在漸漸提升。而在信息時代的今天,軸承產業想要進一步發展,必然會進入互聯網電子商務市場。
進軍互聯網電子商務,也為軸承行業開辟了一個新的市場空間,緩解軸承行業的產能過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