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光明網
時間:2015-01-14 00:00:00
今年,北京通過鋪設彩色自行車專用通行帶等措施,鼓勵綠色出行。近日,媒體調查發現,自行車道被占用現象多見,有的在自行車道上設置公交車站;也有的被機動車占用停車,餘下的路寬不足1米,導致騎行者存在安全隱患。
在汽車圍城、交通擁堵已是城市“通病”的語境下,探討自行車路權,有點尷尬和奢侈,但無論如何,路權為公,北京有關部門既然已經劃定專用通道,就應該通過各種科學、合理、有效的舉措,專道專用,不能稀裏糊塗,流於形式。
社會節奏加快,公共交通發展,致使民眾出行時間觀念增強,對於很多工薪階層而言,即使有路騎行,在匆匆忙忙地上下班途中,也不會選擇自行車。當前騎自行車者,主要集中在學生和退休群體,盡管屬於“小眾”,但同樣享有路權,有關部門不能漠視。現實中,由於自行車道經常被人為侵占,不僅僅影響民眾正常騎行,也很容易造成安全事故。而這種窘境,又反過來倒逼騎行者減少騎行,這就有損公平。
前不久,在北京舉行的apec會議,與會國家紛紛點讚,其中,apec藍是一大亮點。時至今日,apec藍不僅是一種環抱渴望,更是一種民生訴求。眾所周知,汽車尾氣排放指數,是霧霾橫行的一大罪魁,發展新能源交通,想方設法減排汽車尾氣,成為一種國家戰略。騎自行車可減少碳排放,是一種綠色出行,也有利於強身健體,於保持和創造apec藍而言,有關部門應該大力倡導,並為其保駕護航。
北京的自行車專用道,沒能做到專道專用,隻是管理上的問題,現實中,很多城市還未有自行車專用道,這就是一種理念短板。至於自行車專用道的管理,方法多種多樣,在輿論引導和批評教育的同時,不妨引入公交專用道模式,對那些肆意侵占專道的機動車輛,利用高清探頭進行抓拍,適時曝光和罰款。隻要群策群力,落實到位,大路朝天,各行其道,就會逐漸成為一種習慣,騎行者就會成為城市的一道靚麗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