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自行車協會網
時間:2015-01-29 00:00:00
繼跑步熱之後,什麽運動能成為下一個熱點?自行車運動絕對可以成為候選項目之一。周末出遊的人們,很容易在路上邂逅專業裝備加身的騎行者。去年,由嘉定奧林體育公司參與主辦的環上海公路自行車賽、黃山·黟縣格蘭楓度比賽等,不但吸引了長三角地區的業餘自行車愛好者,還成為全國業餘自行車賽的一大亮點。
降低門檻都來玩
曾有這樣一組數據,中國騎車人數以億計,玩車的人數隻有區區100萬人,注冊的自行車運動員更是少得可憐:2000人。在人口6500多萬的法國,自行車愛好者近5000萬,注冊運動員有50萬人。近幾年,隨著環太湖、環青海湖、環中國等國際自行車賽事的舉辦,國人對自行車運動有了更多認識。不過,屈指可數的專業賽事,就連專業選手都吃不飽,更別說服務日益龐大的業餘騎行者。
2006年,7個外國人和1個中國人在上海組建了一支名叫飛毛腿(FHL)的車隊,他們每月自發組織一場內部競賽,從龍陽路騎到浦東機場,開始有了上海業餘自行車聯賽的雛形。經過8年積累,2014年最終培育出環上海公路自行車賽這一覆蓋全年的聯賽機製。
奧林體育的一位負責人表示,“去年的比賽,每站參與選手約500人,這不夠。作為一個草根自行車賽事,我們的目標是:隻要你喜歡自行車就可以來參賽。”去年的收官站滴水湖站,主會場周邊首次嚐試舉辦騎行嘉年華活動,很多騎行愛好者在欣賞高水準賽事的同時,自己也能親身體驗騎行的樂趣。據悉,今年預計10站的賽事將在提高參與度上動足腦筋:單車百科講座、騎行台PK賽、兒童體驗賽等活動,將幫助騎行愛好者更深入地了解自行車運動的魅力。
全世界自行車運動也方興未艾。以美國為例,近幾年參與自行車運動的人數以每年30%的比例增長。法國、德國、比利時、瑞典等,還以騎自行車一日遊的“體旅結合”,吸引成千上萬人踴躍參加。2013年,在紐約舉行全美規模最大的五大區自行車比賽,3.2萬的參與人數甚至超過當年的波士頓馬拉鬆賽。
體旅結合成產業
駕著四輪汽車出發,車上載著兩輪自行車,“4+2”戶外旅行模式不再隻是外國電影中的場景。體育旅遊作為體育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讓人們把參與體育活動和感受大自然融為一體。去年,在黃山黟縣舉行的“格蘭楓度”賽事(騎行馬拉鬆),拉開國內首個“格蘭楓度”賽事的序幕。
“格蘭楓度”賽事最大的特點,是將自行車運動和旅遊有機地結合。在法國、意大利、荷蘭等國,“格蘭楓度”十分流行,常常一次比賽有上萬人參與。大家不是為了競技,而是體驗旅遊,邊騎車邊看風景。
在黃山黟縣2天近200公裏的騎行,因為山野風光和古村落蘊含的徽州文化,讓比賽變得新鮮有趣。通過市場化運作,比賽當地已開發出自行車騎行遊、徒步遊、露營戶外活動等一係列體育賽事,促進了體育與旅遊的融合發展。一次比賽包括選手和工作人員有千餘人,也帶動了當地旅遊、餐飲和住宿消費。
把騎行和騎遊結合起來,也大大打開賽事主辦方的思路。今年奧林體育舉辦的公路自行車賽,將利用上海鬆江、青浦等區的旅遊資源,同時還將走出上海,到黃山、武夷山去騎行,騎行者對全年賽事都充滿期待。
自行車運動倡導綠色出行的健康生活方式。低碳環保、綠色出行之風,已從歐美國家勁吹至國內。一批有經濟基礎、追求生活品質的人群,正成為動輒幾千甚至幾萬元高端自行車的消費者。嗅覺靈敏的國際各大品牌商紛紛搶灘中國市場,中國正成為全球最大的專業運動自行車市場。
市場前景被看好
擴大參與基數、強化健康理念,這隻是上海業餘自行車賽的表象,其背後更是一條長長的自行車產業鏈。
首先,賽事最大限度地整合了各方資源。去年一年的運營後,眾多國際品牌廠商意識到上海公路自行車賽的價值。今年,全球四大自行車企業不但有車隊參賽,還希望與賽事進一步合作。
其次,專業培訓的場次將增加。去年年底,賽事組織者在安亭汽車城建立了一個設施先進的訓練房,裏麵有世界頂級的無線功率騎行台,世界頂級職業自行車隊都用這樣的專業設備。訓練房將向普通騎行愛好者開放,通過豐富多樣的軟件、課程以及視頻,為騎行者提供最專業的解決方案。據悉,今年還有望在市區新增5個專業自行車訓練房。
推動自行車俱樂部實體化,也是一個創新。現在的自行車俱樂部多是鬆散型組織,以大家聚在一起騎行活動為主。今後,俱樂部通過網上注冊、接受托管,一些品牌商資源可以傾斜給俱樂部。參與的人多了,項目才有生命力,才能形成產業。最近,法國巴黎一家企業的調查顯示,2012年全球自行車零售市場總值高達510億美元。510億美元,這塊大蛋糕令全球與自行車相關的從業人員都躍躍欲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