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電動車網
時間:2015-03-03 00:00:00
大地回春,萬物複蘇,2015年的春天已經到來,我國的新能源汽車依然在開往春天的路上。201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將會呈現何種麵貌?中國電動汽車網在這裏和您一起瞭望未來。
一、國家政策扶持力度將繼續加大
2月16日,科技部發布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新能源汽車重點專項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指出,開發新能源汽車技術是汽車能源動力係統可持續發展的唯一途徑。發展新能源汽車符合我國建設經濟集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戰略方向,有利於解決當下嚴重的環保和能源問題。
據統計,2014年,發改委、財政部等部委共出台了16項新能源汽車政策,政策出台密度、力度均為史上空前,其中,免除購置稅、明確新能源汽車在新增公車中所占比例等政策對新能源汽車的推廣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2014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生產78499輛,銷售74763輛,比上年分別增長3.5倍和3.2倍。盡管在國家的大力推進下,2014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數量相比往年有了較大幅度的提升,但這一數字和國務院此前提出的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在2012年到2015年累計銷量實現50萬輛的目標還相差甚遠。
2015年也是《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年-2020年)》第一階段目標衝刺之年,業內人士認為2015年,國家政策將會向更具體、更務實的方向落實,政策支持力度將會進一步加大。
二、市場空間有望擴大
國家政策的進一步完善以及地方各級政府相應配套措施的出台,對新能源汽車的市場推廣將起到一定推動作用。
同時,媒體的宣傳以及新能源汽車行業人士的努力也促使老百姓對新能源汽車認識加深。
2015年以來,國際油價漲幅已超30%,能源緊張、石油稀缺是共識,當然也是消費者選擇汽車時必然考慮的因素。
綜上,新能源汽車市場空間在2015年有望進一步擴大。不過,這種擴大主要還是受政策引導,而非市場內生動力所致。要使新能源汽車真正成為國民車還得及一步推進行業產業化,降低生產製造成本,完善服務設施,從而擴大市場需求。
三、完成目標恐怕有點困難
目前為止,我國共實現新能源汽車推廣總數量僅10萬輛出頭,這就意味著要想實現到2015年累計銷量實現50萬輛的目標,2015年將麵臨近40萬輛的銷售壓力。據統計,1月份中國新能源汽車生產6663輛,銷售6395輛。以此形勢,完成目標恐怕希望微乎其微。
目前,由於北上廣等一線城市上牌、補貼等配套政策落實比較到位,充電設施、售後服務等配套設施相對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主要還集中在一線城市。消費者選擇新能源汽車主要還是出於對相關補貼和優惠政策的追求。新能源汽車相較於同級別傳統燃油車在價格上並沒有明顯優勢。
四、自主品牌配件待發力
雖然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上諸如比亞迪、江淮、眾泰等自主品牌尚有一席之地,但不得不讓人注意的是,這些新能源汽車的電池、電機、電控、bms等核心部件並不具備強大競爭力,關鍵技術仍被國際寡頭壟斷。
賽迪智庫裝備工業研究所所長左世全指出,2015年是新能源汽車加速產業鏈整合的一年。建立涵蓋新能源汽車整車完整的產業鏈,不僅是有效推動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的模式,也是整體提升中國產業競爭力的必經之路。目前,我國部分新能源汽車相關產業,已經出現低端重複建設的問題。2015年新能源汽車相關產業加速產業鏈整合,將促進產業優勝劣汰的進程,相關設備、材料成本或將出現一定幅度的下降,新能源汽車成本有望繼續降低。
五、低速車依然是藍海
低速電動汽車一直處於政策灰色地帶,但其低廉的價格卻使其在廣大四五線城市及農村市場大行其道。據統計,2014年,單山東省,低速電動汽車產量已達18.74萬輛。目前,除原有的時風、禦捷、唐駿、雷丁、寶雅、道爵等低速車品牌繼續高歌猛進、擴大產能外,力帆、眾泰等高速車企也開始紛紛涉足低速車產業。
低速電動車市場在2015年的激烈廝殺在所難免。
與高速電動汽車的政策主導不同的是,低速電動汽車的爆發完全是市場自發行為,也顯得更加接地氣,更親民。從百人會到各行業自律組織的成立,新能源產業內人士一直在為低速電動汽車的正名奔走呼籲,2015年低速電動汽車到底能否被納入正規軍依然是未知數,但這也阻擋不了民間資本進軍低速車藍海的決心。
參考前文所提截止2015年50萬輛的新能源車推廣目標,放開低速電動汽車準入對完成目標無疑將是一大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