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航空報
時間:2015-03-27 00:00:00
近年來,隨著數字化、網絡化、自動化等技術的不斷發展,智能製造內涵得到了持續的豐富與完善,尤其是在德國工業4.0、美國第四次工業革命等提出之後,智能製造獲得了快速發展的新契機。智能製造是在數字化製造、自動化製造的基礎之上,融入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雲計算等技術,通過資源的智能識別、加工的自主優化以及係統的閉環控製,實現製造過程的高度自動化和柔性化。
智能製造設備嵌入了各類傳感器,使其能夠實時采集加工過程中的振動、溫度、切削力等製造數據,通過數據分析實時控製設備的運行參數,使設備在加工過程中始終處於最優的效能狀態,實現設備的自適應加工。同時,通過對設備運行數據的采集與分析,還實現了對設備健康狀態的監控與故障預警。這些智能化的設備提高了產品加工精度和質量穩定性,也提高了產品關鍵加工環節的生產效率。
智能生產線是在專業化與自動化生產線基礎上,將大量的智能設備用於產品加工關鍵環節,在其他生產活動環節采用智能識別、自動搬運與裝夾等技術,實現物料、加工設備、刀具、工裝等的自動識別、匹配與裝夾。這不僅提高了智能化設備的利用率,使其充分發揮作用,而且還使整條生產線具有柔性,能夠快速地按需生產出不同類型的產品。智能生產線除了加工與物流配送的自動化外,還具有智能管控能力,能夠根據生產任務與設備、原材料、工裝等資源狀況,優化生產作業計劃,形成自主決策的工作指令。
智能製造並非高不可攀,它已經悄然走進飛機製造領域。沈飛公司麵向未來認真分析了智能製造應用模式和發展需求,針對現狀提出以下幾點智能製造發展思路:
找出影響生產線核心設備效能的薄弱環節,開展一些投資少、見效快、影響大、技術比較成熟的自動化或智能化項目研究與應用,切實提高生產效率及產品質量,降低不穩定的人為因素對製造過程的影響。
針對零部件製造核心環節,分析提高關鍵設備加工精度、生產效率及可靠性的要素,研究感知與控製技術,開展智能設備研究與應用,解決影響武器裝備發展的關鍵加工難題。
改變思想觀念,積極開展自動化製造模式的研究,以某種類型的零部件為應用對象,建立小型的專業化、自動化生產線,逐步提高智能技術應用水平。
根據上述發展思路,正在組織開展相關工作,具體包括:
在自動化表麵處理生產線上建立自動分揀與運輸係統,解決人工進行大量零件分揀易出錯,效率低,影響自動化生產線充分發揮作用的問題。
研究自動製孔中複合材料與鈦合金材料夾層的切削參數自適應調整問題,研究自動鉚接中根據夾層厚度變化自動選擇鉚釘的方法,提高自動鑽鉚的精度和可靠性。
建立座艙蓋/風擋智能裝配生產線和中小型鋁合金智能數控切削生產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