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工業電器網
時間:2015-04-14 00:00:00
集成電路產業被首次寫入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拔高至國家戰略高度,據稱國家產業投資基金將於2015年在半導體芯片領域投資至少200億元。截至發稿,超過半數集成電路上市公司已發布2014年年報,整體營收、利潤呈現增長趨勢,其中,以長電科技、通富微電、華天科技等為代表的封裝測試類公司淨利潤增勢亮眼,中芯國際、華虹半導體等在港上市公司作為國內晶圓製造巨頭保持持續盈利。
封裝測試兩位數增長
根據美國半導體產業協會統計,2014年全球半導體銷售額首次突破3350億美元大關,而國家統計局統計顯示,去年國內集成電路行業實現銷售產值2915億元,同比增長8.7%,增幅高於上年0.1%。產業結構步入良性調整,除了設計業收入增長基本持平,重點晶圓製造企業盈利能力進一步優化,而封裝測試業實現兩位數增長。半導體專業研究機構芯謀公司首席分析師顧文軍表示,封裝業相對設計業更加穩定,並為國際公司代工,去年產能持續擴張,盈利增長明顯。
從已公布年報的IC上市公司業績來看,集成電路封裝業淨利潤整體增長迅速。其中,去年競購全球第四大半導體封裝企業星科金朋的長電科技,2014年營業收入實現64.28億元,淨利潤實現2.09億元,同比上年增長327.73%。2015年一季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預計同比增長37倍。
長電科技高管在日前業績交流會上表示,目前收購星科金朋事項已處於反壟斷審查階段,通過收購後的整合,雙方在先進封裝領域取長補短,在市場開拓上強強聯合、優勢互補。另外,報告期內公司與中芯國際成立了合資公司,首次形成了國內集成電路設計公司在國內流片、中道封裝和後段FC倒裝的製造工藝,為集成電路國產化建立了全產業鏈先進製造的技術支撐,據中芯國際預計該項目將於2015年下半年投入生產。
同樣選擇全產業鏈布局的還有通富微電。2014年8月,該公司公告擬與上海華虹宏力半導體製造有限公司、上海華力微電子有限公司在芯片設計、製造以及先進封裝測試技術方麵進行戰略合作,縮短芯片製造的周期,壓縮中間環節成本,實現一站式服務。去年公司淨利潤實現1.21億元,同比增長近1倍。
華天科技去年淨利潤達到3.06億元,以52.37%的淨利潤增長率緊隨長電科技、通富微電。報告期內,公司4060萬美元收購美國先進封裝企業Flip Chip International, LLC公司及其子公司100%股權,另外完成了華天昆山16.15%股權的收購,並於今年3月股東大會通過了募資20億元定增預案,用於天水、西安、昆山三地中高端封裝產能擴產。
國泰君安研報指出,國內封測行業在半導體產業鏈中發展早,基礎好,有望成為產業鏈中最先完成進口替代的子行業,而隨著物聯網成為未來10年半導體產業的核心驅動力,所需芯片從性能導向轉為應用導向,行業變局下國內封測業有望縮小同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製造業有望獲重點投放。
除了封裝業,工信部統計顯示集成電路設計業收入增長19%,增速與上年基本持平,占全行業比重持續提升,重點企業快速成長,芯片設計龍頭展訊在2014年完成對迪銳科的整合後,總營收達到15億美元。而晶圓製造業增長速度不及設計業,不過重點企業盈利能力、接單能力進一步提升。
國內最大晶圓製造企業中芯國際,截至去年四季度實現了11個季度連續盈利,收益為19.7億美元,淨利潤達到1.5億美元,毛利率增至24.5%,達到9年以來最高水平。據公司首席執行官邱慈雲介紹,今年上半年,28納米工藝有望實現量產,14納米以及10納米工藝也在加速研發中。
作為全球最大的智能卡IC代工廠,華虹半導體於去年10月於香港上市,報告期內公司銷售收入達到6.65億美元,毛利率29.8%,均創曆史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製造業正是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基金的重點投資領域。作為國家基金管理公司,華芯投資管理公司總裁陸軍日前表示,國家集成電路基金在2015年將會在半導體芯片領域投資200億元,重點投資芯片製造企業,也會兼顧芯片設計、封裝測試等芯片產業鏈公司。另外,國家基金定位於長期投資者,將優先股權投資,參與國內芯片行業投資、並購和整合。
2月,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基金擬以0.66港元/股認購中芯國際47億新股,涉及金額達30.99億港元,成為主要股東之一。另外,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也達成對紫光集團集成電路業務100億元投資意向。去年12月,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基金投資3億美元,聯合中芯國際附屬公司芯電上海以及長電科技組成投資聯合體,助力長電科技收購星科金朋。
顧文軍表示,2015年國家集成電路除了繼續重點投資龍頭企業外,將會更多參與類似長電科技並購等事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