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進入华体汇体育登陆[請登錄][免費注冊(ce) ] 我的辦公室 |客服中心|English

  • 資訊

新能源汽車補貼管買不管用 充電設施成瓶頸

來源:新華日報 時間:2015-04-24 00:00:00

  正在舉行的上海車展上,103款新能源車驚豔亮相,被視為展會最大亮點。新車輪番登場,各地補貼政策密集推出,政府推動+市場驅動,新能源車疾馳而來。我省最近宣布,在全國率先以省為單位推廣新能源汽車,除納入全國試點的南京、蘇州等6市,其它7市即將出台配套政策。不過,記者調查發現,政府應建立鼓勵應用的補貼政策,吸引社會力量參與,打破充電設施短缺瓶頸,隻有先鋪路,做好基本功,新能源車才能穩穩上路。
  成本高新能源出租無人接單
  按國家方案,到今年底,我省要推廣1.5萬輛新能源車。去年已完成7500多輛,今年計劃再增1萬輛,爭取超額完成國家任務。這其中,南京推廣指標占一半。去年,南京投運純電動公交1058輛,國家及省、市、區財政補貼逾15億元,其中,市財政補貼7.4億元。去年,省級財政兌現新能源汽車補貼5.5億元,今年省級預算安排6億元。
  在南京主城,35路、100路等公交線路已全部更換成純電動公交車。不用換檔、起步快、製動效果好,車內無汽油味,基本無噪音,開車輕鬆,坐車愜意。公交車通常一天行駛200—240公裏,南京所購純電動公交,雖是國內最高品質車型,但充滿一次電,開空調載客隻能跑180公裏,往往到傍晚隻剩三成電,下一班司機需另配車。35路公交,以前配車30輛,換成純電動車後,車輛增加一倍。
  車輛大幅增加,增加停車壓力。南京公交集團7094輛車,按國家公交都市標準,公交場站麵積缺口63萬平方米。純電動車需建充電樁,隻能沿場站內部四周布設,可建位置均已用完。
  一方麵,現有新能源車續航裏程達不到公交需求,即便政府補貼不少,最後的購車成本和燃油車相當,且使用成本至少減少一半,但公交企業對上新能源車不積極;另一方麵,公交企業運營模式和調度管理無法適應大批量使用新能源汽車。業內人士指出,公交企業不妨與車企、租車公司等合作,通過PPP等形式,引入社會資本,共擔風險。新能源汽車的推廣,需要社會整體環境,包括觀念、設施、管理等多方配套培育。
  公共交通新能源化是大勢所趨。南京電動車的哥黃政說,他的車滿電能跑250公裏,一天充一次電,能跑近300公裏,耗電80度,隻需60多元電費,是燒氣的一半,一月節省成本1800多元。
  南京已投放700輛純電動出租車,由有國資背景的江南出租和河西新能源客運購買運營。民營出租公司對新能源車則持觀望態度。東方出租公司副總經理陳尚君認為,純電動車太貴了,像比亞迪E6,扣除各級補貼近12萬元,購車價20萬元出頭,比市場中、高檔傳統出租車高三四萬元。按計劃,今年南京還將投入超過500輛的新能源出租車,但誰來接單,市場還未有應和者。
  跑多跑少補貼一個樣
  除公交和公務、電力、市政等公共服務領域,旅遊、租賃、企業通勤等領域也陸續用上新能源汽車。去年,南京新增經營性純電動大巴800多輛。
  南京綠洲汽車有限公司,專事新能源汽車租賃,擁有純電動大巴300多輛,每輛獲得補貼100萬元。董事長王坤說,電動大巴和傳統大巴每公裏油電差為1元,一年通勤裏程3.5萬公裏,一年用車成本減少近4萬元。電動車維保費低,如能保持業務正常,前3年消化購車成本,後3年就是純利潤,用車企業每輛車一年能減少10%-15%、約兩萬多元租車費。公司正與兩家大企業洽談,向其租賃200輛純電動大巴。
  南京都市雙客旅遊公司購進30輛純電動客車,每輛車國補30萬元,省、市補貼30萬元,企業隻需自掏1.5萬元。公司負責人吳軍說,今年,省、市補貼可能銳減20多萬元,再購100輛的計劃暫時擱淺。不過,公司仍準備成立新能源汽車公司。南京一家汽車租賃企業計劃購進1000輛電動汽車,像公共自行車那樣,客戶通過手機APP,就能借還。吉利已成立租車公司,每輛車年租金1萬元,保險、維修等費用都由公司承擔。吉利“微電動”南京負責人劉文說,希望借此啟動市場。
  汽車租賃企業抱怨,財政補貼用戶,但相當紅利被汽車廠家占去,而大部分新能源車企不過是組裝車間,電池、電機等核心部件都是外購。去年全國新能源汽車產銷4萬多輛,同比均增長兩倍多, 廠家供不應求,每輛車利潤激增數倍乃至數十倍。不少企業建議政府審核製造成本,將部分對製造者的補貼用於補貼使用者。
  去年春天起,國家及省裏補貼政策相繼出台,新能源車企準備不足;另一方麵,地方補貼細則下半年才出台,年內有效,不少企業看中高額補貼,倉促購進新能源汽車。南京800輛社會自營車輛中,有近300輛仍未找到業務,導致財政資金及社會資金的閑置。
  “有的車一年跑十萬公裏,有的才幾千公裏,甚至幾百公裏,而政府補貼一個樣,這不合理。”南京一家公司負責人說,政府補貼隻管買車、不管用車,這要改變,新能源車跑得越多,補貼應越高。多家受訪企業期待地方政策穩定,企業能做長遠計劃。江蘇財政支持力度大,但申辦手續和到賬時間仍有提升空間。
  充電不容易拖了大後腿
  有人預言,今年將是新能源汽車進入家庭的元年,但現實表明,這個時代離我們很遙遠。
  南京600多萬常住人口,去年有500輛新能源乘用車(轎車)進入市民家庭,近八成是比亞迪的秦,油電混合動力,車價20.98萬元,政府補6.6萬元。在溧水開發區工作的褚建良買了一輛,每周回揚州,來回350公裏,前麵用電跑50公裏,後麵燒油,油電成本30多元,比傳統車省60元。他是住私宅,從窗口扯根電線,220V家用電源即可直接充電。
  沒私宅,充電不容易。南京規定,居民安裝充電樁要經物業同意,再向供電部門申請,充電享受0.54元/千瓦時的照明電價,且不受階梯電價影響。南京190萬戶中,僅有14戶申請安裝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充電樁要從配電房單獨接線,如車位離配電房距離遠,或者不靠牆,則無法單獨走線。當地善水灣花苑一名業主跟物業簽協議,承諾當充電樁影響小區用電容量時,願跟大家協商解決,這才裝上充電樁。南京陽光物業公司總經理苗永強建議,政府應將保留一定比例的充電區域列為新建小區配套的強製性要求。
  新能源車跑不遠,充電設施不足是主要原因。南京市民方蓉每天開著特斯拉上下班,雖然這輛全球最頂級的純電動車續航裏程達400公裏,她仍不敢把特斯拉開回南通老家,盡管隻有200多公裏,“最多在南京周邊轉轉。”
  江蘇華馳負責特斯拉全國融資租賃業務,總經理姚雪民說,特斯拉有意開放電池通信協議,和社會、政府合作,建設符合國家統一標準的充電樁,眼下的問題是國家還未出台統一的充電樁技術標準。
  今年,地方政府推廣新能源車的重點轉向基礎設施,紛紛出台政策,加快建設充電設施。今年南京計劃新增9172個充電樁,其中6500個要求建在停車場。省、市補貼新政和建設計劃吸引眾多充電樁企業。鼎訊南京區域經理束誌輝建議政府統籌考慮,搭建全市充電樁的智能化管理平台,為後續使用奠定基礎。

||客服中心|||| |

地址:北京市東(dong) 城區建國門內(nei) 大街18號(恒基中心)辦公樓2座8層 郵編:100005

電話總機:010-58280809 傳(chuan) 真:010-58280810,010-58280820 會(hui) 員服務郵箱:member@anexpatinsingapore.com
會(hui) 員服務熱線: 010-58280888,010-58280836(工作日上午8:00-12:00 下午13:30-17:00)

Copyright © CCCME 华体汇体育登陆 版權所有 |

本網站將在文章轉載後一個(ge) 月內(nei) 支付原創作者稿酬。請未及時領取稿酬的作者及時聯係信息部,如超過6個(ge) 月未領取者,將被視為(wei) 自動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