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參考消息網
時間:2015-05-11 00:00:00
5月6日報道 外媒稱,亞洲海運費率大幅下滑正在加重有關貿易放緩的擔憂,因該地區各國出口訂單減少壓縮了海運需求。全球貿易有90%通過海運完成。
據路透社5月6日報道,今年以來集裝箱海運價格下降了30%,近期雖有反彈,但仍接近紀錄低點。而乾散貨運費率也接近曆史低位。
盡管運費情況也反映出船舶訂單、季節性需求波動等行業特有因素,但分析師表示,考慮到絕大多數商品要走海運,仍然可以把海運費率看作是全球貿易的風向標。
匯豐駐香港亞洲經濟分析部門聯合主管Frederic Neumann說:“所有情況都暗示全球貿易將進一步放緩。沒有很快好轉的跡象,”這說明亞洲出口訂單很少。
“我們甚至在今年早些時候美國西海岸罷工事件結束後,也沒有看到大幅反彈,”他所說的這宗勞資糾紛直到2月20日才解決,導致跨太平洋海上貿易陷入一片混亂。
受新訂單縮水拖累,中國4月製造業活動出現一年來最嚴重萎縮,而韓國和印尼等國出口也都有所下滑。
“船運費率仍十分疲軟,亞洲出口也非常低迷,比出口訂單數據所顯示的還要疲弱得多,”西太平洋銀行(Westpac)的報告稱。
西太平洋銀行市場策略部門全球主管Robert Rennie表示,雖然在美國罷工以及亞洲農曆新年假期過後,4月貿易料將略有加速,但總體海運和經濟前景比較黯淡。
“我從船運市場可以得到很多信息。中國是關鍵的動力來源,而我在這方麵確實沒看到有很大動力。成長似乎十分乏力,我們還沒有看到任何複蘇跡象,”他說。
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今年下滑30%,已接近紀錄低位,而波羅的海乾散貨運價指數.BADI也是接近曆史新低。油輪費率有所提高,但估計也將遭遇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