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浪航空
時間:2015-06-11 00:00:00
2015年6月9日,北京——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以下簡稱“國際航協”)宣布將2015年航空業淨利潤提升至293億美元。鑒於今年預期收入或達7,270億美元,整個航空業淨利潤率有望達4.0%。與2014年164億美元的淨利潤相比(最新公布的數據為199億美元),增幅強勁。這主要得益於諸多全球利好因素的影響,其中包括穩健的全球經濟展望、突破曆史紀錄的客座率、更低的燃油價格和美元大幅升值。
與2014年相比,2015年所有區域有望改善盈利能力,然而,區域經濟差別依然顯著,從而導致航空公司的業績亦有顯著差異。“業內收益分配很不均勻。很多航空公司依然麵臨巨大挑戰。”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理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湯彥麟先生如是說。
北美航空公司利潤預期(157億美元)可能超過全球利潤的一半。其息稅前利潤率(EBIT)或可突破12%,是緊隨其後的亞太區和歐洲的兩倍。
“對航空業而言,2015年形勢大好。自2001年9月那場悲劇性劫機事件過後,全球航空業已發生了重大轉變,且效率顯著提升。今年客座率預計可再創曆史新高,達到80.2% ,而這一點也印證了航空業所取得的重大改觀。整個行業的平均淨利潤率為4%,這一業績來之不易。平均而言,各大航空公司每運送一名旅客,就可獲利8.27美元。”湯彥麟先生表示。
“讓我們更直觀地看待這一點。蘋果公司在今年第二季度獲利136億美金,而這將近是整個航空業全球預期利潤的一半。我們並不是妒忌某些機構在商業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功。但是我們的股東,特別是各國政府必須理解,確保良好的全球連通性依然是一項十分艱巨的任務,這一點至關重要。”湯彥麟先生強調。
從行業層麵來看,我們已經見證了一個具有顯著裏程碑意義的事件,那就是我們的投入資本回報率(ROIC)首次達到了7.5%。有史以來,行業層麵的投資資本回報率超過了資本成本,後者主要因較低的債券市場利息率已降至6.8%。然而,這一行業平均水平主要是美國航空公司所締造的,這主要得益於以美元計價的燃油價格在持續走低、區域經濟呈穩健發展態勢及航空業重組。非美國航空公司的投資資本回報率平均水平仍舊令人堪憂,他們的收益低於資本成本和龐大的債務負擔。
預期主要驅動力
· 燃油價格:近來走低的燃油價格是令人欣喜的發展趨勢。2015年行業前景與 65 美元/桶的布倫特原油價格息息相關,該價格比2014年101.4美元/桶的水平低36%。預計航空燃油價格將緩慢下滑,全年價格為78美元/桶(比2014年116.6 美元的水平低33%)。燃油仍約占行業運營成本結構的28%。美元在過去12月裏的升值和航空公司期貨保值政策緩解了燃油價格下跌的全麵影響,兩者將2015年約一半的燃油供應鎖定在較高水平。
· 收入:強勢美元導致行業總體收入下滑0.7%。行業總體收入預計可達7,270億美元(2014年為7,330億美元)。
· 客運:2015年,客運預計可增長約6.7%,與2014年6.0%的增幅相比有所提升。旅客人數預計可在2015 年首次達到35 億人次。對提高效率的重視使得供應與需求之間的契合度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高,客座率有望達到80.2%的高水平。收益下滑了7.5%,這說明業內競爭依然激烈,與此同時,美元升值也助長了這一低趨勢。
· 貨運:今年,貨運業務有望增長5.5%,較2014年5.8%的增幅略有下滑。2014年貨運業務的強勁勢頭一直持續至今年。如果美元沒有升值,那麽預期收益——估計為 620 億美元——恐怕已超過2011年的峰值水平,即:670億美元。在2015年,航空貨運量將有所提升,達到曆史最高點5,420萬噸。今年收益預計會下滑約7%(依然是美元走高所致)。相對於國內生產總值(GDP)而言,金融危機後的貿易增長較緩,因而航空貨運的長期前景依然麵臨重重挑戰。
區域
與2014年相比,各地區2015年的盈利能力均有所改善。運能還將進一步提升,但在較大程度上與需求增長相符。這符合全球6.2%的預期運能提升,該數值略低於6.7%的預期需求增長。除了上述幾點共性,各區域盈利水平存在顯著差異。
· 北美:北美航空公司有望收獲157億美元的利潤(與2014年112億美元的水平相比有所提升),淨利潤率高達7.5%。折算至每名旅客身上,航空公司平均可從每名旅客處獲取18.12美元的利潤。美國各大航空公司已利用這一高額利潤率投資新機組、支付高額債務,並通過分紅和回購股份為投資者帶來正常投資收益率。這一良好態勢受相對穩健的經濟、重組的行業和較低的燃油價格的驅動。該區域旅客需求預計可提升3.0%,而航空公司也正在著手擴充運能,預計該區域運能可提升3.1%。
· 亞太:亞太地區的航空公司預計可獲利51億美元,淨利潤率可達2.5%(4.24 美元/旅客)。亞太地區航空公司掌握著全球40%的航空貨運市場。因此,他們都不成比例地受到了航空貨運業萎靡不振的影響。中國經濟的減速亦導致航空貨運市場的下滑。需求預計可增長8.1%,略高於7.7%的預期運能增長。盡管較低的燃油成本可緩解上述不利影響,但美元堅挺也將拉低該區域的利潤率。
· 歐洲:2015年,歐洲各大航空公司預計獲利58億美元,利潤率達2.8%(6.30美元/旅客)。在過去兩年中,該地區航空公司的前景緩慢好轉,尤其是經營服北大西洋航線的航空公司,預計可持續獲利。長途市場比國內市場堅挺,國內市場受到南歐地區持續不斷的債務問題的困擾。2015年,歐洲的經濟,甚至是南歐的經濟也開始好轉並實現增長。該地區各大航空公司的運能預計將增長6.5%,以滿足6.8%的需求增長。歐洲航空公司已從較低的燃油價格中獲益,但堅挺的美元再一次限製了利潤率。因此,該地區航空公司利潤率的增長滯後於美國各大航空公司。區域運營環境依舊受繁瑣的監管、高額稅收和基礎設施匱乏及低效的製約。
· 拉丁美洲:拉美地區的航空公司有望獲利6億美元,淨利潤率為1.8%(2.27美元/旅客)。2014年各大航空公司收支相抵。在過去數月,該地區的平均利潤率較小,這主要受如巴西和阿根廷等主要經濟體的業績疲弱所致。與美元的兌換率明顯處於弱勢,這一不利因素將大幅限製較低燃油價格所帶來的利潤額。今年,該地區航空公司的需求量預計將提升5.1%,略高於5.0%的運能增長速率。
· 中東:中東各大航空公司有望在2015年獲利18億美元,平均淨利潤率為3.1%(9.61美元/旅客)。今年,該地區航空公司的旅客人數預計將增長12.9%,這是唯一一個取得兩位數增長的區域。該區域各航空公司的收入盈利狀況各有不同,有的虧損,有的盈利,但較低的燃油成本預計將驅動利潤率改進。
· 非洲:非洲航空公司有望獲利1億美元,淨利潤率可達0.8%(1.59美元/旅客),盈利水平名列最末。盡管盈利,但過去數年中相對疲軟的業績仍將繼續。去年,非洲各大航空公司的客流量增長因各種破壞旅遊業的因素而萎靡不振,市場份額也在持續降低。貨幣持續疲軟,特別是對石油出口國而言,較低的燃油價格將限製這一區域的利潤。與此同時,非洲航空公司預計將是發展中市場增長最為緩慢的,今年,該地區的運能和需求增長分別為3.3%和3.2%。
連通性、工作、稅收和環境績效
航空業將繼續為其顧客、整體經濟和各國政府增加價值:
· 航空業的全球連通性現在已擴展至16,485個直飛城市組(2014年數據),比1994年的數量擴大近兩倍,這一連通性堪比經濟效益的催化劑。同一時期,平均機票價格大約下降了64%(通貨膨脹後),已經成為貿易、旅遊業和與全球供應鏈相關的外國直接投資的主要幕後推手。
· 航空業提供的就業機會一直在上升,雖然2015 年預計的雇傭率將略微減少。航空業領域直接雇傭總人數或將達到250萬人次(與2014年水平相比上漲了3.1%)。2015年,航空公司總工資額預計可達1,500億 美元(2014年為1,420億美元)。與2014年相比,平均單位勞動成本預計將在2015年降低0.5個百分點,而每名員工的生產率可提升3.2個百分點。航空公司的員工在其工作的領域內可謂卓有成效,2015年,每名員工所產生的總增加值(GVA——在公司水平,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為96,753 美元(與2014年水平相比提升了2.7%)。
· 航空業稅單有望在2015年增長至1,160億美元。與2014年水平相比,提升了3.9%。
· 航空公司環境績效繼續改善。在2015年,各大航空公司消耗的原油預計可達2,880億升。據此,整個行業的碳排放量為7.57億噸。盡管該數值與去年水平相比提升了4.6%,但卻低於6.7%的客運需求增長率(RPK,旅客周轉量)和5.5%的貨運需求增長率(FTK,可用貨運噸公裏)。這符合行業燃油效率目標,即:到2020年,每年將燃油效率提升1.5個百分點。對新飛機的投資是改善燃油效率的一個主要推手。2015年,航空公司有望交付1700多架新飛機,價值1,800億美元。約半數的航空公司還將淘汰燃油效率較低的老舊飛機。
· 航空業將一直秉持著2020年之後實現無碳增長的目標。與此同時,到2020年,每年還會將燃油效率平均提升1.5%,並完成在2050年前將淨排放量削減一半的長期目標(與2005年的水平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