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工業電器網
時間:2015-06-02 00:00:00
“智能”大潮朝著愈演愈烈的趨勢發展,從智能手機、智能家居、自動駕駛到物聯網……無一不是傳感器消耗大戶。而自動駕駛和智能可穿戴設備無疑是今年以來最火爆的兩個市場,這兩類應用對傳感器有著天然的高需求,驅動著整個傳感器市場的強勁增長。
在朝著自動駕駛目標演進的汽車市場,智能化、電子化、互聯化始終是其改善的重點。越來越智能的汽車所需求的信息如車輛運行狀態、駕駛操控狀態、車輛控製情況、運行環境、異常狀態等多是通過傳感器獲得。作為汽車電子控製係統的重要信息源,汽車傳感器廣泛應用於汽車的引擎管理、動力驅動和安全舒適係統中。傳感器的數量和技術水平也決定了現代汽車控製係統級別的高低。它是電子控製係統的“探頭”,用得越多,汽車的電子化越全麵,自動化程度也就越高,每輛汽車中的傳感器使用量隨著汽車製造水平的發展還在增加。
汽車傳感器關鍵詞:清潔、安全、智能
根據市場研究公司Strategy Analytic近期的報告,2015年全球汽車產量將達到約9000萬輛,並將以年複合增長率3.4%的速度增加至2019年的超過1億輛,而當前平均每輛汽車中的半導體價值約為334美元,到2019年將進一步增長到361美元。
隨著汽車係統的電氣化程度越來越高,車內各種功能的實現都愈加依賴半導體技術,整車廠與半導體廠商的合作也隨之更為密切。“高速成長的汽車半導體市場驅動了汽車傳感器的更大需求。平均而言,如今每輛汽車要使用20顆磁性和低壓傳感器。其中4顆是由英飛淩提供的。在EPS市場上,英飛淩也占有約三分之一的市場份額,高居榜首。作為一家強大的汽車電子合作夥伴,英飛淩每天向汽車電子市場供應超過100萬顆傳感器。”英飛淩科技股份公司副總裁兼汽車電子事業部傳感與控製業務部總經理Ralf Bornefeld強調,“英飛淩在傳感器設計和生產方麵積累了40年的豐富經驗,並且擁有市場上最為廣博的磁性傳感器產品組合。我們致力於通過動力總成、安全和車身應用的傳感器創新,持續推動汽車產業走向節能環保、智能化和安全化。”
清潔:排放達標
“在清潔性方麵,美國、中國、歐盟、日本等地區的汽車排放目標越來越嚴苛,對於汽車排放達標而言傳感器不可或缺。”Bornefeld表示,“不論現在還是將來,降低燃油消耗和尾氣排放將始終推動著汽車行業的發展和創新。實現這些目標的前提是必須至少實現動力總成的部分電氣化,這正是英飛淩發揮作用之處。我們看到現在的兩大趨勢一方麵通過電子助力轉向、胎壓監測(TPMS)、啟-停技術和先進的變速箱來提高傳統內燃機效率,另一方麵是通過傳統係統如主、輔逆變器,車載充電器,電池管理係統等的電氣化來實現。”舉例而言,通過角度傳感器和線性霍爾傳感器實現電子助力轉向,隻在工作時觸發啟動,不同於傳統液壓式轉向,提高了效率和安全性,以有效降低油耗。又比如TPMS,它不僅能向駕駛員發出胎壓不足告警,幫助提升汽車安全性,而且有助於提高能效,因為輪胎充氣不足時,汽車能耗更高,輪胎也更易磨損。
安全:係統可靠
安全性一直以來都是汽車行業的關注主題並且其需求在持續增加。例如,現在的安全係統必須高度可靠並遵守數量不斷增加的有關ISO標準,而汽車互連化也帶來了從外部訪問車輛增加黑客攻擊的風險。“不管是駕駛的功能安全,還是個人的隱私安全,都隨著車聯網和自動駕駛的到來而愈加重要,一個部件出現故障就可能導致汽車宕機。”Bornefeld指出,“而傳感器是汽車安全的關鍵元件,要求可靠性、高可用性、功能安全以及網絡安全。”
在這方麵,為應對上述需求,英飛淩提供了安全感應、安全計算、安全啟動以及安全供電四類解決方案。例如全新的雙裸片傳感器封裝集成了兩顆線性霍爾傳感器或兩顆角度傳感器。這兩顆傳感器都具備單獨的電源和獨立的信號輸出。借助電隔離技術實現了二者的電氣獨立。這兩顆傳感器均獨立工作,從而提高了係統可靠性。這些更小巧、更廉價的磁體,無需進行磁場微調,降低了係統成本。
智能:自動駕駛
而自動駕駛無疑是汽車發展的終極目標,從現在的高級駕駛輔助係統(ADAS)到高度自動化駕駛,再到最終的自動駕駛,自動化程度不斷提高。Ralf Bornefeld表示,“汽車行業對駕駛安全和操作舒適的需求方興未艾,Strategy Analytics的數據顯示,到2020年,全球安裝的雷達駕駛輔助係統數量將從目前的大約1400萬套增至4000多萬套。盲區探測係統在其中扮演了關鍵角色。英飛淩針對ADAS推出了77GHz雷達係統解決方案,此方案被用於穀歌的自動駕駛汽車中。”他指出,77GHz汽車雷達係統具有廣闊的前景,其巨大優勢是高精度以及從短距離到長距離的出色可量測性,其劣勢是技術複雜性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