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證券網
時間:2015-06-29 00:00:00
據悉,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牽頭編製的船舶工業“十三五”發展規劃前期研究思路初稿已經完成,提出到2020年高技術船舶、海洋工程裝備及關鍵配套設備製造能力明顯增強,進入世界海洋工程裝備製造先進國家行列,成為世界上主要的配套設備製造國。此外,規劃有望以船舶工業對接《中國製造2025》的專項規劃形式出台,重點扶持高端海工裝備。
據上海證券報消息,據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副秘書長聶麗娟介紹,行業協會受相關部門委托,組織專家開展了中國船舶工業“十三五”規劃編製的前期研究工作,提出了初步發展思路和目標及相關政策建議。
“由於海洋工程裝備和高技術船舶被《中國製造2025》列為十大重點之一,規劃將突出高端海工裝備的地位,加強扶持。”她表示,推動船舶兼並重組、創新製造,高技術船舶走出去,如船舶出口信貸扶持將是政策重點。
據了解,在《中國製造2025》定調未來十年製造業發展後,船舶工業“十三五”發展規劃最終可能會以貫徹實施《中國製造2025》的專項規劃形式出台。
“十三五”規劃前期稿直陳我國船舶工業發展仍然存在以下問題:結構性產能過剩突出,行業集中度不高,低端產能過剩,高端產能不足;產業綜合技術實力待提升;船舶配套產業發展仍然滯後;管理水平差距較大,生產效率亟待提高。
因此,“十三五”規劃前期稿提出,下一步,我國船舶工業將加快轉型升級、創新和信息化,綠色發展。具體目標有造船產量占全球份額40%以上,力爭達到50%;高技術船舶、海工裝備核心技術主要產品國際市場占有率達到30%以上,海洋油氣開發裝備關鍵係統和設備本土化率達30%以上。
重點任務包括化解造船產能過剩、推進行業軍民融合深度發展,鼓勵軍工企業生產民用基礎設施和“民參軍”;支持企業信息化建設,打造智能船廠;加強配套設備自主化建設能力;推進行業混合所有製改革,擴大對外合作和開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