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CCTIME飛象網
時間:2015-07-08 00:00:00
7月1日,由通信世界主辦的藍戈沙龍在北京召開。本期沙龍活動以“通信網絡如何支撐互聯網的發展”為主題,通過對通信技術的有益探討,對業務驅動下的互聯網發展進行了長遠展望。來自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三大運營商,以及上海貝爾等廠商的技術專家參與了本期沙龍。
運營商技術專家普遍認為,網絡業已成為支撐社會和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在這一背景下,運營商肩負著社會責任,需要保證網絡的暢通、高效。另一方麵,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也在驅動運營商努力提高網絡的靈活性,以適應業務的變化。
上海貝爾IP技術專家方園表示,無論是網絡規模還是建網、組網技術,國內市場與全球是完全接軌的,國內運營商所擁有的網絡規模甚至要比很多國際運營商更大。在“寬帶中國”的政策指導下,如何利用成熟技術滿足用戶的需求,如何更具性價比地承載業務訴求,是大家未來所麵對的重要課題。
“世界杯期間,通過數據網絡觀看網上直播的需求大幅增長,這種突然的並發高峰就為運營商的網絡承載提出了挑戰。”方園結合個人切身體會談到。他表示,對於這種突發事件的應對,運營商所要做的不是一味不計成本擴建網絡,而是通過對用戶業務差異化的劃分,以精細化的網絡彈性滿足用戶需求。方園表示,互聯網服務商OTT對流量的使用日趨增長,使得網絡流量模型產生了變化。為了應對這種變化,以上海貝爾為代表的設備商更進一步,不僅積極在接入、傳輸等方麵進行新技術的實踐與部署,同時也在推出數據中心內部的解決方案,通過增強數據中心網絡能力幫助客戶進行內容層麵的提升。
同時,網絡流量模型的變化,也在催生包括IP傳輸結合等融合趨勢。作為未來業界主要演進的方向之一,這種融合不僅是技術方向的嚐試,同時還影響了管理的結構與方法。
“通過技術和業務的轉型,運營商擁有了可以為中小型公司提供快速服務的能力,利用平台化來拓展綜合雲服務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