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浪網
時間:2015-07-20 00:00:00
針對26寸和29寸輪徑的各種缺點,650B(或稱27.5寸)規格的自行車登上舞台,並逐漸成為全球山地自行車市場的主流單車產品。未來29寸山地自行車在中國將不斷消亡,26寸山地自行車也行將沒落,27.5寸/650B自行車的優越性正不斷顯現,迅速成為自行車行業的主流產品已是大勢所趨。
一、誕生背景
山地自行車在70年代後期誕生,當時的變速隻有10~12速,車子加速力不足,使用26寸有著加速快扭力佳的特點,變速逐步進化至27~30速,車架越來越輕,已不再需要26寸的加速特點,反而追求更佳的跨越性、穩定性和遁跡性,於是29寸應運而生。29寸比較適合身材高大的人群使用,經過數年世界級自行車賽事成績表現及推廣, 所以在西方已慢慢占有一席之地。
但是直到2009年, MARMOT 土撥鼠自行車公司在美國華盛頓研發出全世界第一台27.5寸/ 650B山地自行車。由於該車型具有能使自行車發揮最佳的操控性、穩定性、安全性以及最佳的騎乘性能。自此,自行車界新的輪徑革命正式到來,世界各大品牌紛紛效仿開發該尺寸山地自行車整車,27.5寸/ 650B整車逐漸成為自行車市場主流產品。針對26寸和29寸的各種缺點,650B(或稱27.5寸)的山地自行車規格迅速登頂世界山地自行車主流市場舞台。
二、27.5寸/650B山地車簡介
顧名思義,27.5寸山地車就是車輪直徑為27.5寸的山地自行車。
為何是27.5寸呢?通常,大家都誤以為27.5寸車輪的性能表現就是26寸與29寸車輪的平均值,但數據顯示27.5寸的確擁有多項26寸及29寸車輪無法比擬的最佳特性–絕非僅是兩種尺寸的中間值。
在重量上,27.5寸接近於26寸車輪。在騎乘效率及操控性方麵,則更趨近29寸車輪。至於27.5寸在以下部分特性的表現,則徹底勝出26或29寸,大大改善整體騎乘體驗,這就是為何現在市場主流車款從單避震到雙避震車款均采用27.5寸的主要原因。
三、產品技術優勢
1)重量
車輪重量稍重於26寸卻遠輕於29寸。整車重量接近於26寸車款,絕非較重同係列同配置29寸車款能比擬。
整車重量
相同車款分別配備29、27.5、26寸車輪後,重量有明顯差異。如所預期,26寸車稍輕於27.5寸車,更遠輕於29寸車。靜態重量相當重要,因為減少的每一公克都能讓爬坡更快、更有力。
輪組/外胎重量
靜態重量:27.5寸輪組(車輪、輪胎及內胎)的整體重量隻比同款的26寸輪組重5%,29寸輪組相對比26寸輪組重11%。輪徑的小幅增加會使重量大幅的提高–輪徑越大,爬坡或加速的性能亦較低。
動態重量:靜態重量為單一重量,當輪組為轉動狀態時,產生旋轉質量後,輪組表現出的效益卻需倍乘。如“靜態重量”文內所述,26寸及27.5寸車輪的靜態重量均輕於29寸車輪,故每當加速時,重量減輕後所產生的效能將更為明顯。
輪組/外胎越輕量,不僅具有更優異的加速性能,全車重量亦更低–即雙贏組合。
2)性能
27.5寸車輪的加速性較接近於26寸,沒有29寸車輪在加速上的遲滯感。此外,27.5寸車輪在跨越障礙的性能表現極為接近29寸。因此就性能而言,27.5寸車輪擁有絕對優勢。
障礙跨越能力
車輪尺寸加大,攻角降低(攻角:圓形物與直角物相交的角度),效益也隨之提高。29寸車輪跨越6公分高的直角障礙物的能力,比26寸車輪高14%。相較之下,27.5寸車輪跨越相同障礙物的能力比26寸車輪高9.8%。分析攻角的另一方式是撞擊角度–若26寸相當於X°,則27.5寸為X-4°,29寸為X-6°,角度越淺越好,因此29寸勝出,而27.5寸跨越障礙的能力貼近29寸,但是在重量還未隨之攀升。
加速性
加速性是騎士用力踩下踏板時所感受到的反應快慢(衝勁)。加速性不僅受到整體靜態重量的影響,也受到整個車輪配重的影響。重量分布離軸心越遠,加速越慢。因此,同結構與同重量的29寸車輪加速性不如26寸,因為輪徑越大,重量分布就越遠,加速就越慢。所以要提高加速性的關鍵,除了整體輕量化外,也必須減輕外圍組件(輪圈、氣嘴、鋼絲、輪胎及內胎等)的重量。如下圖所示,在相同的結構之下,27.5寸車輪的加速隻比26寸慢1.5%,而29寸車輪的加速卻比26寸慢3.6%。
操控性
27.5寸車輪跨越障礙的能力偏向29寸,換句話說,27.5寸車輪擁有更加優異的過彎、加速與製動能力。
抓地力/循跡性
輪徑越大,輪胎與地麵接觸的麵積就越大,抓地力/循跡性就越佳,使得加減速及轉向性能越高。
剛性
1、車架剛性:車架側向剛性與輪徑大小有直接關係。為搭配較大車輪,車架設計必須向外拉長,因此同一尺寸29寸車架受到相同側向力時產生的變形量(五通與車首管)會高於同尺寸的27.5寸或26寸車架。變形量越大時,表示在重踩或急彎時越容易產生偏擺,造成穩定性較差。
2、輪組剛性:輪組側向剛性與輪徑大小有直接關係。輪徑較大的車輪需要更長的鋼絲及直徑更大的輪圈,這兩者會造成更大的側向變形量,使得在加速及過彎時,車輪越不利於操控。
3、車架幾何:輪徑越大,越難以設計出最佳的車架幾何,尤其是尺寸S的車架。車架尺寸越小,車首管與五通相對於坐墊的高度會變得越高。這對26寸或27.5寸的車架並非難題,但會造成29寸的車架必須在設計上有些妥協,使得軸距較長。
綜上所述,關於27.5寸/ 650B山地自行車所具有的眾多絕對優勢使得27.5寸/ 650B山地自行車自一誕生起就被市場極大關注並迅速成為全球自行車市場主流產品的實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