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船舶在線
時間:2015-07-28 00:00:00
印尼商務代表團近日訪華歸國後透露,中國造船企業已同意研究在爪哇島(Java)北部省份萬丹(Banten)投資興建船廠的可行性。
據印尼投資統籌機構(BKPM)投資規劃部副總監Tamba Hutapea稱,中國船企表示有興趣打造主營最大2萬噸級小型商船的船廠,年產能預估在30至50艘船之間。
但Hutapea並未披露中國企業的具體身份。
印尼一直有誌成為主要造船國家,但盡管在現代設施、管理及專業知識方麵投資不少,但仍存在一些問題導致進程受阻。目前,國內船廠大多是為政府造船,很少獲得私營船東的訂單–後者主要還是青睞中國船廠。
若能對中國的資源及專知加以利用,則將有力推動印尼成長為商業貨船的建造國。
之前已有相關的成功先例,印尼曾與新加坡廠商在萬丹合資造廠,並一直在為國際客戶交付高規格海工船及鑽井平台。
但除了涉足國際金融市場之外,中資船廠一般鮮少到海外建廠。但如果這次成功,他們將可在高利潤市場獲得強勁立足。
印尼總統佐科自去年就任以來,就一直將航運事業的發展作為重點規劃事項。
這一群島國家盡管擁有龐大的商船隊伍,但其中大多船型偏小,且老齡化嚴重、效率低下、競爭力匱乏。部分船隻甚至追溯到1970年代,但因為沿海貿易的封閉屬性,所以這些船仍在照常經營。
為此,佐科計劃通過創建“海上收費公路”–由大小樞紐港組成的網絡體係並配以現代高效的服務船舶,從而徹底改變國內航運業的格局。佐科認為,這將助以削減運輸成本並加大市場延伸,並最終助力該國偏遠地區的經濟發展。
佐科的目標是一支全新的船隊,並希望這些船都在國內打造。今年早些時候,他就表示考慮禁止國有航企在能夠向國內訂船的情況下,到海外下單。此外,他還提到通過拉高進口關稅,以鼓勵私營船東在國內造船。
照此來看,無論私企國企,印尼公司都將很難繼續在中國訂船。所以既然不能來華,中國船廠也就隻好去印尼建廠了。
根據擬建合資船廠的主營船舶規模,可以明顯看出,它們的目標是為了獲得印尼客戶,而非爭奪出口訂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