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騰訊網
時間:2015-07-08 00:00:00
在自由市場經濟狀況之下,日本家電業的沒落,似乎很難回頭。近日,這一趨勢有了最新注腳。
產業觀察丨中國家電廠爭奪日本產業工人
近日,日本政府修改了一項法律,用以保護日本國的產業技術。日本參議院通過的《不正競爭防止法》改正案內容是防範企業所持有的經營秘密泄露,尤其是防範前日本企業員工加入別國企業後泄露原所屬企業的商業秘密。
該改正案擁有極其嚴格的懲罰規定,針對屬於泄密範圍內的個人行為最高可能會施以150萬元的罰款,而對於於泄密範圍內的企業行為,最高可能會施以5000萬元的罰款。該改正案預計在2016年初開始實施。
做出如此嚴厲的《不正競爭防止法》改正案,或與日本國諸多產業領域正在經曆的衰退有關,而家電領域就是其中較有代表性的一例。
6月30日,《日本經濟新聞》報道,海信集團計劃從2015年夏季開始中途錄用30名左右有工作經驗的日本技術員工。這是海信在日本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中途招聘。海信瞄準夏普的3500名自願離職員工,希望增加公司的實戰性人才。
無獨有偶。除海信集團之外,包括海爾集團等公司在內的一些中國家電企業,也不斷將視野瞄準日本的家電產業技術工人。以海信集團為例,該公司此次將招聘集中在電冰箱、洗衣機、空調等白色家電領域及在電視、智能手機等數碼家電領域負責開發的技術員工。
促使海信集團、海爾集團獲得這一招聘人才的契機是,日本家電巨頭夏普公司正在國內大規模裁員。公開資料顯示,夏普公司此次裁員涉及規模約3500人,年齡在45歲至59歲之間。而這些資曆深厚的家電技術工人,在行業內被視為擁有實戰經驗的人才。
整體經營狀況不景氣,是造成夏普此輪裁員的重要原因。不過,夏普公司作為老牌家電領軍企業,在液晶技術、家電節能技術、顯示技術等家電相關領域,仍然具備一定的行業領先優勢。
除了夏普之外,日本其它家電企業如鬆下、索尼等,都經營狀況並不理想,也都發生過大規模裁員事件。老牌競爭對手的沒落,為國內企業提供了海外擴張的機會,包括海信、創維、TCL、格力等家電廠商,都在不斷加快國外布局的步伐。
最新的中國企業海外布局事件發生在5月7日,創維集團正式宣布並購了德國老牌高端家電廠商美茲(Metz)。而最新的海外拓展信息發生日本,6月末,海信集團在日本東京市設立海信大廈,並設立開發中心,試圖憑借此舉進一步挺近日本市場。
國內家電企業海外布局,解決當地技術專利問題是關鍵一步。家電業的重大曆史事件顯示,2014年3月份,就在日本東芝和韓國SK海力士間爆發了專利之戰。而眾所周知,企業或者國家不可能完全阻止技術外流,資深技術工人跳槽,會將原有企業技術信息、商業人脈等核心資產一並轉到新公司中去。而這一點,或許正是國內企業在日本招聘產業技術工人所看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