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進入华体汇体育登陆[請登錄][免費注冊(ce) ] 我的辦公室 |客服中心|English

  • 資訊

“自行車王國”如何複興

來源:光明網 時間:2015-08-11 00:00:00

    目前,對於致力於再次推廣單車的中國城市而言,有些問題應被認真審視。比如,自行車究竟是一項怎樣的交通工具?它對不同使用者有著怎樣的益處/弊端?自行車與公共交通的關係應該是怎樣的?等等。

  為何要推廣自行車在城市中的使用,若要係統回答,可以寫上十數頁,不過簡單來說,它健康、環保、便捷,而且有利於社區發展。事實證明,這些原因已經在世界範圍內被許多大都市普遍接受。近些年來,尤其是上世紀九十年代至今,自行車作為一種交通工具忽然在世界各大城市獲得了普遍認同,各個城市的政府紛紛大力推廣自行車作為一種市內短途交通方式。

  在傳統的“自行車天堂”阿姆斯特丹、哥本哈根等北歐城市,幾十年來一以貫之的“單車友善”建設思路使這一稱呼名符其實。這些城市的做法也被其他後進者視為範本。簡而言之,這些模範城市的措施可歸為幾類:興建單車基礎設施,包括完整通達的單車道網絡、分離/混合式單車道、安全的單車停放點、單車信號燈、單車標識等;提升單車騎士的“路權”,不僅包括單車優先通行權,亦包括交通事故裁決中保護單車騎士的規定;推廣單車教育,既包括對於單車使用者的教導,更包括對於機動車駕駛者的相關教導。甚至在一些國家的駕照考試中,都要加入如何尊重並禮讓單車使用者的考核內容;強化單車與公共交通的對接,即所謂“騎+坐”(Bike&Ride),發揮自行車“初始一公裏”與“最後一公裏”的作用;推廣公共自行車項目,提供便捷租賃的短途使用型單車;設立專項部門(政府/非政府),以開展有針對性的調研與規劃。

  有了這些城市作為範本,世界各地(尤其是發達國家)的大城市紛紛效仿以推廣單車:柏林和法蘭克福基本全盤學習了這些措施,使其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後期出現了“單車潮”(Cycling Boom);倫敦設立了提升單車使用量數倍的目標,並在十數年之內有效提升了單車市內使用量,同時還使單車事故率極大降低;巴黎建立了歐洲最大(曾經也是世界最大)的單車租賃係統,而且實現了純盈利;波特蘭作為美國自行車新興城市的代表,通過多種措施證明了自行車通勤在美國這樣一個汽車社會中也是可能的;紐約十年之內(2000-2010)將市內單車徑由202km提升到了745km,而且自2013年起建立了北美最大的單車租賃項目;在東京,幾十年內單車使用量緩慢但穩步地提升,同時,自行車與公共交通的接駁日趨完善,近四成的自行車使用目的是連接公共交通。

  然而,在這種世界性的自行車複興浪潮之中,原本是“自行車王國”的中國的大都市們卻顯有些另類。在中國的城市交通規劃與管治者眼中,自行車是一種民眾不得已而選擇的交通工具,隨著經濟的發展必然會被淘汰。同時,自行車還被視為是與機動交通“爭路”的搗蛋者,需要被限製。這樣的觀點體現在絕大多數中國大城市的規劃行為之中。

  以上海和廣州為例:當上海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末製定新世紀交通發展綱略時,有不少研究機構指出上海擁有龐大的單車使用群體以及相對完善的單車設施(盡管還有待提升),應該發揮這一優勢,將上海打造成綠色交通之都、單車之都。這不僅緊跟當時已經風靡全球的“可持續發展”理念,而且可以塑造上海的獨特國際形象,有利於吸引創造性人才。然而,在當時的規劃者眼中,自行車屬於“次級”交通方式,不符合上海即將建成的“現代化”、“高、大、上”的交通體係,故而,不僅不要發展,還應該限製、壓縮自行車的發展為機動化交通讓路。於是,十餘年間(1995-2009)上海自行車使用量下降六成。而在廣州,在上世紀八十年代,自行車在所有市內交通方式中所占比例接近35%。但之後,廣州市政府確立了“嚴厲限製”自行車的基本思路,並在1993年的《廣州市交通規劃研究》明確提出“逐漸減少和限製自行車數量”的規劃戰略,到了2005年,自行車比例下降到8%左右,此後基本不變。

  不過,近幾年來,不少國內的交通政策製定者意識到了原本規劃思路的錯誤,開始重新強調自行車在市內交通中的作用。仍以上海和廣州為例:近兩年,兩市不僅全都斥巨資興建公共自行車項目,還積極加強城市綠道、單車設施的建造與完善,力圖提升市內單車使用量。廣州在2006年的《廣州市城市交通發展綱要(草案)》中,又重新提出要發展以自行車為主體的“慢行交通”。

  然而,在我看來,對於目前致力於再次推廣單車的中國城市,最為重要的,應該是政策製定者觀念與看法的轉變。許多之前有或沒有被考慮過的問題,也許應再被提上議程,譬如:

  自行車究竟是一項怎樣的交通工具?它對不同使用者有著怎樣的益處/弊端?自行車在市民眼中的形象是怎樣的?政府應該向何方向引導?自行車與其他交通方式,特別是公共交通的關係現在是怎樣的,應該是怎樣的?關於自行車的政策是如何製定的?有多少利益相關方的意見被聽取與考慮了?……

  隻有當這些問題被認真地審視和回答了,也許,“自行車王國”才可以真的恢複往日的榮光。隻不過這一次,自行車不再是“無他可選”的無奈選擇,而是基於重重比較、深思熟慮後,為自身及後代而做出的決定。歸根結底,我們希望能夠擁有健康、簡單而又幸福的城市生活,比如——騎著單車去上班。

||客服中心|||| |

地址:北京市東(dong) 城區建國門內(nei) 大街18號(恒基中心)辦公樓2座8層 郵編:100005

電話總機:010-58280809 傳(chuan) 真:010-58280810,010-58280820 會(hui) 員服務郵箱:member@anexpatinsingapore.com
會(hui) 員服務熱線: 010-58280888,010-58280836(工作日上午8:00-12:00 下午13:30-17:00)

Copyright © CCCME 华体汇体育登陆 版權所有 |

本網站將在文章轉載後一個(ge) 月內(nei) 支付原創作者稿酬。請未及時領取稿酬的作者及時聯係信息部,如超過6個(ge) 月未領取者,將被視為(wei) 自動放棄。